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台商杂志&网络

胡志强 用诚意推进两岸关系

2012-03-27 15:18     来源:台商     编辑:王思羽

图片来源:《台商》

  扮过男高音帕瓦罗蒂、演过“图花朵”,没有架子、极具亲和力,走在街上常有路人主动向他打招呼,如此爱扮鬼马、擅长幽默的“五星市长”你见过吗?曾在国民党主席人选民调中拔得头筹,“人气指数”甚至超过了马英九,“民众喜好度、人气持续多年不减”,是谁拥有如此高的威望、深得民众“厚爱”?面对各种质询与批评的声音也能轻易地通过幽默言语化戾气为祥和,被认为是台湾最懂“软实力”的人物——胡志强。

  尽管头发不多、身材不很好,却凭借着丰富的经历在台湾政坛赢得了较高威望。台湾媒体常常把他称为国民党的一张“鬼牌”,因为他总能在最沉闷的环境中制造喜悦,在最绝望的时候创造出希望。

  在台湾,胡志强、马英九和朱立伦并称为“马立强”,被视为国民党中生代的三大代表性政治人物。三人当中胡志强最年长,曾平步青云,担任过重要职务,拥有丰富的对外工作经验。2001年起连任台中市市长至今,虽然只在地方盘踞,胡志强却凭着个人魅力、人脉和外交手腕,替台中争取建设和举行大型文化活动,搞得虎虎生威。

  作为台湾岛内积极推动两岸发展的坚强力量,胡志强说:“两岸加强互惠互利的往来,避免对立,是未来应该走的一条路。要让信心和诚意带着两岸关系自动地前进。”

  文化立市 “市长如店长”

  在台湾西部平原的中间地带,有一个城市,气候四季如春,被认为是台湾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这里曾是台湾政治权力中心,清朝时为台湾首府,日本侵占台湾后在此设州厅;现在,这里是南北高速公路重要的中途站,在交通便捷的优势下,近30年来发展为台湾中部首屈一指的大城,是中部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中兴大学、东海大学等高校林立,是台湾公私立高等院校重要分布区之一,仅次于台北——台中,这座位于台湾中部的大城,拥有“宁静之都”、“文化城”等美誉绝对是实至名归。

  文化乃台中一大特色,众多数据显示,台中在文化领域的成绩突出,不单文娱硬件建设遍及各小区,市民参与文艺活动时间也每年成倍增长。帕瓦罗蒂、波切利等“世界歌王演唱会”、张艺谋的《图兰朵》等,更是打响了台中的知名度,2007年台中市当选为“世界最佳文化艺术城”。胡志强担任台中市长期间,头一次让台湾人见识到了“文化立市”的魅力。

  “这是一个有心思,努力让自己在文化领域有所建树,而且找到适宜发展之路的城市。”对近年来台中在艺文活动方面的大手笔,台湾媒体科技与创业产业研究中心创始人李天泽教授说。在胡志强的施政纲领中,“文化立市”是一条很明显的主线,“我要让台中有竞争力,我跳高、跳远不如台北,我举重、标签不如高雄,那我就练习跑步。十项全能里面,总有我行的地方嘛,我不可能十项都赢你,我找一两项能赢你的来努力。”
台中在文化、艺术、展览、表演、教育等方面的大放异彩让胡志强相信,“文化”这个“定位”找对了。“民众非常支持。”胡志强说,“民众都觉得台中变了,台中的气质在变。”

  “市长如店长,市政如市场。”胡志强坦承,几乎是抱着一个店长的心情来做市长,“对内而言,就是一定要尊重民意,为民众解决问题;对外,我觉得就要有绝对的作为,让你自己对得起肩负的责任,让这个城市成为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如果我小鼻子小眼睛,天天在这里跟隔壁的县市比,那我觉得没有什么出息,没有什么真成就,也不会满足我的使命。要比,国际上摊开来比,我一定要进步到大家觉得:这个地方有竞争力,投资要去这个地方,开会应该去这里,观光也应该来这里。这就是国际竞争力。”

  数量众多的文娱“亮相”机会,让台中这座城市变得活络起来。城市有了五光十色的文化活动,对打开台中知名度、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很有帮助。此外,也能突破台北、高雄政治、经济的“压抑氛围”,台中由此变得有活力,城市活动空间也变得更加广阔。

  共谋福利 “把难的问题先放在书架上头”

  2005年,国共两党共同发表了“两岸和平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2008年以来,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协商,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目前,各方仍在“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指导下,以“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步骤来推进两岸的协商和两岸关系的发展。
“两岸加强互惠互利往来,避免对立,是未来应该走的一条路。”胡志强认为,不管是“先经后政”还是“先易后难”,说法都与事实相去不远,“把难的问题先放在书架上头,搁置争议,所以‘一个中国’就是共识。大家不要在原地踏步、一直争吵。”

  两岸关系曾在民进党执政期间遭遇8年的停滞,谁吃大亏?大陆在这8年来,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而台湾在这8年,几乎被边缘化,当然,两岸关系的停滞,吃大亏的还是两岸人民。

  2008年,国民党重新获得领导权,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交流合作、人员流动、彼此之间的互信程度从此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有人说两岸关系发展太快、ECFA的签署是坏事情,有人说,“哪里快,根本太慢。”然而,“快”或“慢”,好像都有失偏颇,胡志强说:“我觉得要让信心和诚意带着她自动地前进。”

  “两岸之间最有智慧的一点就是:两岸的领导人都没有说,先易后难,是‘先易4年’,‘先易10年’,或者‘先易5年’,没有下一个时间点。这种事情一下时间点就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成熟到那个地步勉强也没有用,到了那个地步,你不推也不行,一定会往前走。”胡志强对两岸关系在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中国人有智慧。”

  互动合作 把握“六个关键词”

  2005年6月,胡志强携带台中特产太阳饼及凤梨酥到北京参加“世界城市论坛”,成为台湾第一位获准“登陆”的县市长。他不仅送给与会代表品尝,还召开记者会,上遍大陆大小媒体,让台中太阳饼声名大噪。

  这是胡志强第三次访问大陆。11年内他先后到过北京、厦门等地,大陆的城市建设、街道、环保、绿化以及学校的开发让胡志强大呼“开眼界”、“和以前想的根本不一样”,“我觉得大陆的进步惊人,我们不努力就要注意自己会不会落后。”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共同的经济问题,胡志强强调,两岸之间要迅速开放,如果在经济方面不能一起协力的话,就难有双赢。

  “台中成为‘直辖市’以后,最重要的发展是六个字:产业、交通、观光。我觉得我将来跟大陆的重要城市或地方政府来往,也就是把握这6个重要的字。”胡志强解释道:“产业非常重要,要加强产业的合作与交流。产业,我们怎么做?我台中能不能吸引你?能不能跟你互补?有很多人投资困于没地,你有多少地?我们的人去了你那里方不方便?你能不能照顾?交通,我希望有顺畅的交通。交通对于产业有帮助,对于文化有帮助,对于观光有帮助。而有了产业、有了交通,跟着来的就是文化跟观光。”

  这三点实际上囊括了内部发展跟外部交流,说起来容易,但“老实讲,要靠用心、要靠来往。”胡志强呼吁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甚至新加坡的华人经济圈要有共识,彼此相互协助支持,共渡金融海啸难关,共谋世界华人福祉。

  两岸加强互惠互利的往来,避免对立,是未来应该走的一条路。要让信心和诚意带着两岸关系自动地前进。(刘醒)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