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全力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百崎湖东片生活服务配套区效果图
在海峡轨道客车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杜茜 摄)
沿洛阳江湖口景观效果图
编者按
2010年3月25日,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
时光荏苒,两年过去,昔日村道成为双向多车道公路,荒岭上建起了现代化工厂,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泉州台商投资区行政服务中心所带来的便利。泉州台商投资区以实实在在的变化,主动融入环湾建设大局,向世人宣告这一昔日乡村地带正向一个完善的城市新区努力迈进。
两年,730天,无数个汗水与激情交织的场景,在这一方最具潜力的热土上缔造了一部跨越发展的大片。两年的改变,是个序幕,未来几年,泉州台商投资区将乘“国字号”之风,释放潜力,成为人才、资本、现代产业高度集聚的现代城市新区。
提速增效
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两年,泉州对台商投资区的努力与渴盼却远远不止这730天。假若时光倒流到16年前,台商投资区的群众能否想到,如今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服务环境能够如此优越。
两年前,习惯于到市区或惠安县城办事的泉州台商投资区群众,从没想过能在家门口享受到行政服务。然而,就在去年年底,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城市规划展示馆一楼的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将优质、便捷的服务送到了这里。
走进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和综合办公区整洁明亮,导办台、电子触摸屏、自动叫号系统服务贴心,集聚10个审批部门和1个公共服务中心、25类337项职能,免去了群众奔波的辛劳,更有台商专用窗口、重点项目快速审批通道,对应更高标准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环保、优质、高效的服务也在此显现,通过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政务公开网、行政服务中心网站、网上审批系统、行政电子综合监察平台等,行政审批无纸化在这里成为现实。
行政服务中心,正是泉州台商投资区科学高效机制的缩影。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强服务”的运行模式,泉州台商投资区勇于创新,实行“区政合一”(开发区、行政区)管理体制,建立起集中精简、高效快捷、亲民务实的管理运行机制,以不及一个高校的干部职工人数,致力于为全体台商投资区的商户、群众提供服务。
良好的服务,源自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两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干部职工大力弘扬“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团结拼搏、建设新区”的精神,坚持“五加一、白加黑”连续作战、忘我拼搏的工作作风。下一步,泉州台商投资区将进一步完善区、乡镇两级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和手续,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行并完善“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对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项目,按照“能合不分、能并不串”的原则,实行容缺预审、并联审批。泉州台商投资区将通过严格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探索公共行政改革,努力建立全覆盖、全流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体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