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台商杂志&网络

企业从林书豪身上学到什么?

2012-03-27 15:25     来源:台商     编辑:王思羽

图片来源:《台商》

  一夜成名的林书豪(Jeremy Shu-How Lin)立刻成为海峡两岸中国人的骄傲,尽管他在国籍上已不再是中国人,但仍无法阻挡海峡两岸中国人以他这个流着中国人血液的美国人而骄傲的兴奋心情。与此同时,林书豪的表现也引起了全美的极大关注,在纽约刮起一股“ Linsanity”(林来疯)。

  媒体数据显示,林书豪是美籍华人,祖籍福建漳浦,祖辈移居台湾彰化,身为工程师的父母1977年移民美国。林书豪1988年8月23日生于美国加州,身高191厘米,体重91公斤。大学毕业后加入NBA,主打控球后卫,但一直“坐冷板凳”。

  林书豪的奇迹始于2月4日的美国纽约。那天在NBA赛场上,纽约尼克斯队(New York Knicks)在主场面对新泽西篮网队时,尼克斯队的主力受伤,让林书豪这个“板凳球员”临时上场顶替,没想到,主教练在运动场上极为平常的“工作安排”,竟然让这个在NBA里不起眼的黄皮肤球员抓住了宝贵机会,而且表现出奇。更主要的,是他接踵而至的优异表现,在后来的几场比赛中,他率领这支“阿斗”式的队伍一连取得了6连胜的辉煌战绩,彻底洗刷了球队之前6连败的耻辱。

  林书豪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就扭转了纽约尼克斯队的颓势,他用自己的行动向全世界展示:一旦有机会,他就能实现令人刮目相看的壮举。于是,有人说,林书豪是个奇迹。其实,这种奇迹在企业中并不鲜见。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夜成名者有很多,关键在于这样的企业是否已经练好内功。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前的风光,源自背后的汗水。林书豪的娴熟运球,精准投篮,都来自于他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时,他都没有中断训练。

  不经努力想一夜成名,难

  正如林书豪的主教练斯马特所说:“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是当我回顾板凳的时候,觉得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他每天都主动和教练沟通,每天都很早来到体育馆。我实在不能忽视这些。我需要给那些努力的人机会,这是他理所应得的。是的,他在场上还是生疏,还会犯错误,但是他非常刻苦,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总是在努力地防守。今天他再次站出来,努力把我们拉回比赛里面。我本无意使用他,但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事情就是这样。”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努力的企业绝对不可能成功。林书豪如果没有令主教练记忆深刻的努力,恐怕这次仍轮不到他“顶替上场”。也就是说,“练好内功”是企业生存的先决条件,有了扎实的功力,在机会来临时才能有机会胜出(抓住机遇)。正如林书豪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需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林书豪的成功在于他的努力,企业可从他身上看到通过努力实现价值的可能性。无论是做代工还是做内需,企业都要拥有自身“独门功夫”。富士康为什么能做到“代工龙头”?康师傅为何能成为泡面老大?85度C为何能超越星巴克?……他们背后流过的汗水,有多少人知晓?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在黑人当道的美国篮球圈里,黄皮肤的华裔球员生存空间非常得狭隘,林书豪自己说过,“篮球是一项属于白人和黑人的运动。在美国,一名亚裔美国篮球运动员是不受人尊重的。”这如同企业在红海竞争一样,当很多企业找不到蓝海时,只能无可奈何地在红海寻求突破、接受红海挑战。林书豪之所以能在美国篮球红海中“突然冒出”,关键在于他没有被红海所吓倒,而是在面对红海时“不离不弃”。林书豪说:“我只是到场上去打比赛而已,我不会考虑太多的东西,我就是来到场上,然后打好我的比赛”。凡是能在红海中立足的企业,都有机会“冒出头”,正如统一集团总裁高清愿所言:“市场永远不会饱和,只有重新分配”。

  当然,企业在红海中生存时,不仅要面对激烈竞争时思考如何出头,更主要的是出头之后怎样才能永续?其实,纽约尼克斯队本来是NBA里的一支烂队,本赛季已经有了15场惨败的记录。林书豪本身也只是一个“板凳球员”,特别是他之前还有两次被裁员的不光彩记录。然而,林书豪创造的奇迹不仅让他自己被刮目相看,同时也让尼克斯这支很一般的NBA队伍身价翻倍。每一个在红海中生存的企业,若要出线,都要先立足自身,然后在机会来临时奋力一搏就可能搏得出头天。正因为有20年前台商对投资大陆的选择,才会有康师傅等“无根台商”的涌现,如今当大陆积极拓展内需市场时,对有准备的台商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李晓庄)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