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大陆出品"入台火热 两岸交流更"日常"
2013年,两岸交流交往比以前更热络,越来越多的“大陆出品”在台湾掀起热潮。4月23日,厦门大金龙精心打造18米公交巨无霸在台湾发布,开启台湾公交车的“金龙时代”;4月24日,小米手机2S在台北举办发布会,正式进军台湾市场。从微信到淘宝,从《甄嬛传》到《我是歌手》,从公交车到手机,越来越多打着“大陆出品”烙印的产品不断进入台湾,融入台湾普通民众生活。两岸间的交流,似乎正进入更为“日常”的阶段。
台湾年轻人时兴逛“淘宝”购年货
春节临近,逛大陆购物网站买年货在台湾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不少年轻人通过网络跨越海峡,在淘宝、京东等大陆电商平台上采购他们的“小年货”。
逐渐习惯大陆网购的台湾年轻人越来越多。家住台北的林云媚是台湾科技大学的硕士生,她是大陆淘宝网的忠实“粉丝”。林云媚说,跟台湾的网站比起来,上淘宝买东西品种多、价格便宜,一样的鞋子,在台湾的实体店要390元新台币起跳,而淘宝的售价换算成新台币只需要200元,便宜近一半,而且速度也更快。
除淘宝、天猫之外,卓越亚马逊、当当网和京东商城等网站也颇受台湾年轻人青睐,他们购买的商品涵盖衣食住行各方面,亲友推荐和网络搜索是他们接触大陆购物网的主要渠道。台湾年轻人还流行在大陆购物网站“组团购”。家住台南的黄怡琳说,现在从大陆到台湾的物流费用还比较贵,一般要在150元新台币左右,所以大家喜欢用“组团购”的方式,可以省邮费。
“‘淘宝热’拉近了两岸年轻群体的距离”,陈经超说,台湾青年的大陆网购热也反映出两岸年轻人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正逐步趋近,两岸间商贸物流也日趋繁荣,随着未来两岸电子商务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台湾顾客的网购环境会更完善便捷,逛淘宝买东西会成为更多台湾年轻人的消费方式。[详细]
国台办回应网民热议“淘宝先统一中国”话题 淘宝台湾馆上线 谁能真正淘到宝
两岸合推跨境网购 淘宝购物平均每天约有7万票 淘宝网借壳登台 台湾欧付宝推支付宝卡
小米在台掀起手机风暴 “红米”2万支54秒内售罄
2011年8月16日第一只小米手机亮相,在大陆掀起一波“小米热潮”,而这波热潮也攻进台湾。小米手机主打高规格,外型与iPhone相似,价钱却便宜一半,台湾远传电信于2013年4月9日开放预购,首批小米机在台迅速销售一空。继4月独家引入小米2S手机之后,台湾远传与小米科技再续前缘,引入红米手机。红米机于2013年12月9日正式在台湾开卖,1万部红米手机在9分50秒内售罄。 [详细]
2013年,小米科技在台湾共启动3波红米机在线抢购,12月23日启动第3波红米机开放购买,8000支手机在25秒内销售一空,官网累计2013年在台预购销售达2.8万支。“红米机”2014年1月13日天在台启动第4波销售,小米台湾官网公布,1月13日中午12时开放抢购的2万支红米机,在54秒内销售一空,截至13日晚,透过台湾小米官网销售的红米机,累计达4.8万支。可见小米在台湾的热度愈加火爆。 [详细]
小米科技总裁林斌表示,小米未来成长动能来自扩展海外市场、布局第四代行动通讯手机及积极研发产品三大主轴,台湾是小米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据点,并计划扩大征才。 [详细]
小米总裁林斌还表示,从“小米1”手机开始,到最新的“小米3”和“小米电视”等,“小米”产品离不开台湾产业链的支持,可以说是大陆和台湾产业共同打造的。“毫不夸张地说,小米是大陆和台湾产业共同打造的产品,感谢台湾产业的支持。” [详细]
从素人到名人 都在用微信
继淘宝网入台,小米手机也过海到台湾测水温后,以即时通讯软体起家的腾讯更没有放过台湾市场。自从腾讯进军台湾推出名为“wechat”的手机APP,记者发现,采访台湾各界人士,经常都不再需要打电话过去了。因为,微信的对讲功能,完全可以随时随地让记者实现即时访问。不仅对岸的媒体人喜欢用微信,就连蓝绿阵营的专家学者、政界名人,许多都是微信的拥趸。
记者采访了5个台湾朋友。其中,与大陆有业务往来的4个台湾朋友都在使用微信。台湾艺人廖大森用微信已经有1年的时间了,因为他每个月都有一段时间是在大陆工作,用微信便于联络工作事宜,也可以通过微信了解福建当地朋友关注的一些话题。另一位台湾旅行社老板张先生也使用微信,他还建议微信开发出像skype那样的对讲功能,用起来就会更方便。 [详细]
微信在全球拥有3亿用户,2012年10月抢进台湾,请艺人杨丞琳、罗志祥代言,迅速拉高知名度,成为继Whats APP、Line之后,最“夯”的即时通讯软体。台湾民众对微信使用热度,连大陆网民都觉得惊讶。有大陆微信用户指出,半夜搜寻聊天对象,当下出现的台湾帐号竟比大陆人还多。 [详细]
微信红透台湾大街小巷 三天下载率No.1 微博、微信风行台湾
从甄嬛传到我是歌手 “大陆出品”入台折射产业消长
除了微信、淘宝这种网络平台外,各种娱乐产品近来也是台湾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从《甄嬛传》到《我是歌手》到明星跳水节目,都在台湾都创造了不可思议的话题性。再加上小米手机、金龙牌公交车,一位台湾朋友很幽默地表述了这样一种生活:“穿上在淘宝网购的衣服,拿着小米手机出门,坐在金龙牌的公交车上,用微信与朋友聊昨晚播出的明星跳水节目!”
“大陆出品”相继进入台湾,除了改变台湾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之外,为什么还能引发如此高的关注度呢?台湾空中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张铎严认为,这其实是大家对台湾产业发展走向的一种关注。台湾有打着鲜明“台湾制造”烙印的手机品牌HTC,如今面临小米的“入侵”,消费者除了期待外,也颇有点难以宣之于口的挫折感。不过张铎严认为,台湾是个开放的市场,只要这个产品在竞争中有优势,不管是哪里的,都可以有它的一席之地。小米手机要抢占台湾市场,只要有优势,就会受到民众的欢迎。
而台湾人对大陆影视剧、综艺节目的关注,也不仅仅是喜欢这个节目内容,而是透过这个节目对台湾娱乐产业走向的思考。张铎严表示,从这些节目的形态看出,在娱乐产业上,大陆正产生一种磁吸现象。“它把优秀的台湾娱乐资源吸引过去了,这在台湾人的心里就有一个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台湾民众也为这些歌手有好的发展感到高兴,与有荣焉;另一方面,台湾人也会担忧台湾流行文化的空白化,因为这意味着娱乐产业的人才流失和产业外移。 [详细]
《甄嬛传》在台第10次重播 抢星爷“重播王”宝座 甄嬛传反复播变“印钞机”台电视台稳赚5千万
《甄嬛传》台湾热播 台媒:台湾应思突破 《我是歌手》在台湾引发强烈震动
台媒:《我是歌手》很红 台湾人看了眼睛泛红 我是歌手第一季台湾热捧:万人空巷观看直播
两岸交流“日常模式”正在形成
近年来,两岸各层面交流层出不穷。但在微信、淘宝、《甄嬛传》风行台湾之前,普通民众间日常生活领域的交流,似乎相对欠缺。海峡对岸的同胞平时吃什么、用什么、看什么,似乎没有什么渠道能让彼此来了解。然而,文化上的认同、意识形态的交流,往往就源自这些看上去最平常的事情。如同美国文化软实力在全球的扩张,就是从麦当劳、NBA开始的。只不过以往是台湾向大陆输出流行文化,现在开始反了过来。
一位曾在大陆高校读过好几年书的台湾学生说,六七年前刚来大陆时,觉得最困扰的地方是与大陆同学们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我本来以为他们也看《康熙来了》,也听周杰伦,就没有什么隔阂。可是大家用的东西还是不一样,我用MSN他们用QQ,我花了很久来习惯。”不过这位朋友现在很高兴,因为“两岸终于都用一样的东西了。而且是我们开始用你们的东西。如果真的好用,年轻人就会从内心真正开始认可大陆”。
(中国台湾网郭庆娜 综合整编)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