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李茂春创业三级跳背后的嘉兴梦
新嘉兴人:把家安在江南田园城市
11年弹指一挥间,辛苦打拼的李茂春,收获了事业的春暖花开,也见证了嘉兴的发展:从“黛瓦粉墙小街巷”的农业市,一跃成为继广东东莞、江苏昆山之后,台商瞩目的又一个投资重地。
李茂春回忆说,2000年上半年,看到朋友们在嘉善投资的中辉木业和中兴木业经营良好,他决定试水姚庄,筹建益群木业。
由于当时东莞还有企业和医院要打理,他无法亲临姚庄。得知这一情况后,镇领导顾林法主动当起了企业的“帮手”,包揽下设计施工的全部工作。几个月后,当一幢标准厂房拔地而起时,李茂春毫不犹豫地下定了扎根嘉兴的决心,并在以后的岁月里,义务当起了以台引台的嘉兴形象代言人。
多年来,经李茂春介绍来禾考察的台商,有数百位。2007年下半年,当全球金融危机海啸肆虐,他获悉台湾鸿海集团正在长三角选址建基地,通过昆山台协,李茂春顺利联系上了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经过与招商人员的共同努力,2008年3月富士康科技集团嘉善科技园正式奠基,成为嘉善乃至整个嘉兴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
李茂春不仅喜欢介绍朋友一起到嘉兴再创业,还把太太和子女都接到嘉兴。2005年至今,李茂春的儿子和女儿先后在美国和英国获得硕士学位,他们也来到嘉兴,接管了李家的酒店和房地产业务,成了台商在嘉兴的“创二代”。
播种未来:把眼光投向希望的田野
“现在我们全家一起在嘉兴,快快乐乐做新嘉兴人。”看到辛苦打拼来的事业后继有人,李茂春非常欣慰。而身为嘉兴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他对嘉兴台企的日新月异更是感同身受:“嘉兴的台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抗风险能力也越来越强。”
从1989年嘉兴市第一家台资企业的落户,到2010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233家,总投资97.82亿美元。去年,嘉兴更是破天荒地超过宁波,引进台资首次跃居全省首位,而且新项目大多与光伏、教育、房地产、酒店、休闲观光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
“企业自身生存压力和政府转型升级发展引导下,台商在嘉兴的投资领域也在悄然变化。”嘉兴市台办有关负责人认为,嘉兴台企的投资热点已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延伸,传统工业领域内也从简单加工制造,向LED、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望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台企“华丽转身”,李茂春再次感到了“二次创业”的紧迫性与热情。这一次,他把目光瞄准了欣欣向荣的嘉兴新农村建设,打算在桐乡投资兴建大型休闲农庄。“我的目标是,把台湾先进的农业科技引进嘉兴,走农庄加农业的道路,既发展观光旅游业增收,又为嘉兴农民增加一条就业渠道。”对于这次从三产转回做一产,李茂春同样信心满满。(中国台湾网嘉兴市台办通讯员 黄雪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