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台商杂志&网络

李翰莹 分享中华文化最美的基因

2012-06-18 15:58     来源:台商     编辑:王思羽

  华夏文明已经走过了悠悠五千载,当古老的历史早已湮没于断垣残壁黄沙泥土中,如今的我们是否唯有从那历久弥坚的文物遗存中,才能找些许渐行渐远的时代余韵?

  不论是水墨画如“清明上河图”,还是名家书法如“兰亭序”,亦或是大唐的风华、宋朝的高雅、清朝的精致……每一位华夏儿女手中都握着一把文化大门的钥匙,于是,人与人之间不必太多的交流,便能灵犀相通、习惯相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二字,好像高不可攀,然实则却不可限量。一间台湾民间企业,自1988年成立以来,做文化传播事业风生水起、投资台北故宫数字典藏一鸣惊人、在大陆投入文化商品做得有声有色——得意典藏(以下简称“得意”),这间用独特的生物学概念开启文化密码的企业,把每一件美好的文物都看成是一个文化基因,并利用各种创新手段激发顾客和那些文化基因产生链接。   

  “分享中华文化最美的基因,仅此而已。”得意典藏董事长李翰莹说。   

  分享   

  故宫数位典藏

  传播中华文化   

  朱墙黄瓦、雕栏玉砌、皇室珍品、文化瑰宝……置身于历史遗迹中细细浏览,一件件文物珍品历历在目,你是否在为历史的厚重与夺目欣喜感染的同时也喟叹文物之浩翰繁多,遗憾不能细细品味?   

  故宫的完好保存使普世民众皆可自由观赏华夏文化之至宝、使世人重回历史,而如今,轻点鼠标,故宫国宝、传世奇作便一一展现在眼前;透过计算器,不用买票也可尽览网络虚拟故宫——站在网络与科技平台上的得意典藏让历史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1992年,正在文化传播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李作群、李翰莹夫妇立志要实现一个“理想”,那就是“把中华文化瑰宝的精髓,透过科技平台,变成全人人可以分享的文化资产。”得意开始以台北故宫为起点,着手投资故宫文物的数字化工程建设。   

  “故宫博物院的秦孝仪院长交待我们,以‘20年不再调件拍摄’为目标来定技术标准,保护文物不再多次移动。于是我们以此为标准动用了全世界最好的机器设备和台湾团队来拍故宫的文物。”谈起二十年前的恢弘巨作,李翰莹的骄傲之情丝毫不减。   

  单纯的志向、专业的团队,使得得意典藏早在上个世纪两岸都还没有所谓的“数字典藏计划”之时,就已经成为世界先进的数字典藏先导者。满怀一颗对传统文化和文物的热爱敬仰之心,以及对事业的严谨认真的态度、对拍摄质量的高要求,得意将全部的资产都投入到故宫的数字典藏计划。   

  也许有理想的事业从来都不缺乏支持者,也许是被李翰莹的“固执”与“理想”打动,在1997年人称台湾“数字元年”来临的时候,台湾非常有理想抱负的投资 

  人注资得意典藏。1999年4月8号,得意跟台北故宫共同签署合作“故宫博物院文物数字典藏数据库系统”。“故宫愿意和我们共享长达五十年的知识产权,让我们没有限制地展开研发之路,这就是我们的矿山。”至此,得意踏出了它文化事业中永续经营的第一步。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