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备 服务台商融资 传递惠台政策
陈荣备
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 荣誉会长
广东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会 副会长
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 会员
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金融委员会 会长
广东富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总裁
大陆台商融资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什么新问题。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身临其境的大陆台资企业在面临危机挑战的同时,更一次又一次经受“融资难”的考验。
为了帮助大陆台资企业发展,大陆从上到下、从政府部门到金融机构,也多次“脑力激荡”帮助台商解决“融资难”问题。作为大陆台商最集中的广东省,更不断为台商探讨新的融资路径。特别是两岸先后签订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及《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MOU)等一系列协议后,为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也为两岸金融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中,陈荣备适时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积极在台商融资服务方面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在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广东省台办的积极推动下,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正式设立一个服务台商的“功能委员会”——金融委员会,以谋求解决台商目前转型升级中最棘手的融资难问题,这是继“农业委员会”之后,促进会筹设的第二个与台商有关的功能委员会,也相当于大陆台商成立的第一个金融行业协会。在广州花都打拼多年的台商陈荣备先生荣任金融委员会首届会长。
立足珠三角
担当服务台商重任
随着大陆“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广东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时期,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众多中小企业也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调,“加快转型升级是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一场硬仗,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
一直以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融资面临许多困难,转型升级也成为一种奢望,让台商“又爱又怕受伤害”。虽然大陆一直在推行扶持台商的优惠政策,但台商对政策的消化和吸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不仅政策落实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企业在切实转型升级时,对这些政策依然有“远水难解近渴”之惑。比如,“台商企业若在大陆向银行申请贷款,会被当做外资看待,条框的限制也有很多;若在台湾申请贷款,经常会因资产不在当地为由被拒绝。如此一来,台商们也是无可奈何。”陈荣备举例道。因此,广东省政府、省台办及促进会推出的“金融委员会”这一功能举措,为众多处在生存与转型升级挣扎中的台商、台企带来了福音,陈荣备希望金融委员会成立后能切切实实地解决众多中小台商企业融资难问题,助台商转型升级一臂之力。
只“诊断” 不“操刀”
提供金融参考方案
其实,近年来大陆对出现的台商融资难问题,出台过很多办法和方案,如为台商“量身定做”一些融资政策和尝试等。广东如今新鲜出炉的金融委员会,可谓是解决台商融资难的新举措。
据陈荣备介绍,目前金融委员会的组织架构、组织规则皆已拟定,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工作目标。作为成立前的召集人,陈荣备及其团队已邀请粤台两地的银行、保险、证券、融资租赁、信托投资等企业作为其会员(总数约为50家),并聘请相关金融监督部门、金融学界知名人士担任专家顾问和邀约顾问。
金融委员会的阵容十分强大,将粤台两地的大银行、资金雄厚的金融行业大头都囊括其中,并拥有专业知识和服务精神的智囊团,为台商企业提供“诊断、引荐”服务,即协助台商企业正确评估自身实力,诊断企业问题所在,为其融资提供多种解决参考方案,指导企业完善自身制度及架构等,并引荐给与之匹配的银行、融资租赁公司或其它金融企业。
陈荣备戏称,“我们就像医生一样,帮你诊断,介绍你去看儿科、内科、五官科还是其它科,但一切还是得企业自己选择决策,我们不会亲自操刀来解决问题。”比如一个台商企业想贷款,但对大陆金融环境很陌生,不知道从何下手,此时便可寻求金融委员会的帮助。金融委员会将全力帮助该企业进行对策分析,该准备哪些数据以确保拿到贷款,又该与哪家银行或金融企业进行对接及如何对接,但数据的准备及最后的对接能否成功都还是要靠企业自身不断地努力与完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