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商情快递

休闲农场成台商金字招牌 大陆向台湾学什么?

2012-07-12 08: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编辑:王思羽

  在北京市通州区有这样一个家庭农场,在这里你可以放眼青山绿水,品尝台湾特产,发现生活之美……无论是双休日抑或节假日,带家人朋友一同走进这个花果博览园式的农场中,你不仅可以尽情地让自己的脚步悠闲、身心漫游,无拘无束地放飞心情,也能够与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这就是由台湾商人吴赐龙等人创建的摩登家庭农场。

  走进占地6万平方米的摩登家庭农场,绿意满布的塑料大棚里栽种的是各种蔬菜;不远处,农味十足的游廊蜿蜒其间,让人有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台味浓郁与众不同

  “建这个农场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吴赐龙说,他其实主业是在北京开超市卖台湾食品,这个农场本来没想着刻意营利,也不对外开放,只有长期与他的超市合作的客户才能进来。没想到,后来越做越大,现在经营农场反倒成为他的主要工作。

  行走在一排排的塑料大棚中间,吴赐龙向记者介绍,“这一排种的是西红柿,那一排种的是青椒……那是来自台湾的瓜和九层塔香料,这些都是采用有机种植,鸡鸭也都是散养的。”吴赐龙表示,他的农场是按照岛内休闲农场的模式建设的,同时为了突出台湾风情,他并按照台湾城市的分布对农场进行布局,“最北面是‘台北’、‘阳明山’、‘基隆’,最南面是‘高雄’、‘屏东’……还有‘鹅峦鼻’和‘垦丁’。”

  “虽然台商在大陆建的休闲农场越来越多,但是,我的农场和他们最大的不同是,我的农场不仅是亲子型生态教育农场,而且也是两岸首家半自助性质的农场。”吴赐龙言语间颇具自豪感地说:“跟我们一样的目前是找不到的。”

  “我是经朋友推荐来这个农场的,在这里自己摘菜、洗菜、自己烧烤,不仅玩得开心,还能体验一把台湾风情,真是不错!”正在池塘边烤鱼的朱女士对记者说。她表示,在这里看到的是台湾地名,吃的是台湾火锅、台湾香肠……喝的是台湾饮料,连小卖部都有台湾特产售卖。从去年9月第一次来这里之后,几乎每个月她都会陪家人来一次。

  寓农于教受欢迎

  “由于农场具有生态教育的特点,我最欢迎带着孩子过来农场玩的家庭。让孩子们在假期有个可以接触自然的休闲地方,是我现在经营这个农场的最大乐趣。”看着远处正在嬉闹玩耍的几个孩子,吴赐龙也开心地对记者说,“生态教育农场主要针对的是家庭,它在台湾很受欢迎,每到假期,岛内的年轻父母们就会带着孩子去农场,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快乐成长。”

  据了解,台湾休闲农业可以划分为民宿和休闲农场两大类别,包括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生态教育农场、休闲牧场等类型。

  吴赐龙介绍,台湾生态教育农场与普通休闲农业有所不同,教育农场往往是建设在休闲农庄模式上,看重的是农业文化的体验和生态教育意义。生态教育农场就是将农业生产过程借由生态导览、生态解说等生态教育手段进行展示,突出它‘寓农于教’的知性观光价值。目前全台已有数百家生态教育农场。

  “我特别喜欢到这里玩。”朱女士4岁半的儿子正在她旁边玩得乐此不疲,虎头虎脑的小家伙用充满稚气的声音非常认真地说,小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任何项目上玩,就跟在家里似的,非常自在。“我在这里认识了好多蔬菜和动物,知道了它们是怎么长大的。”

  “吴老板的这个创意不错,这样寓教于乐的农场特别适合小朋友体验农耕生活。”朱女士边说边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台湾经验应与大陆特点结合

  “与台商经营休闲农场的成熟经验相比,大陆的休闲农业还处于起步状态。”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黄一帆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黄教授指出,虽然最近几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联手致力打造休闲农业,并设立了上百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而一些大型休闲农场,表面上看,由于各级政府的支持,不断提升软硬件设备,俨然成为市场主流,但是这种现代农业对于管理者的要求极高,而大陆很多地方往往都是一部分农民在经营,缺乏经验,更不用说具备管理水平,服务层次。

  “休闲农业是与‘人’打交道,要‘引人’、‘留人’、‘留心’才能赚钱,因此服务意识、品质和创意非常关键。”黄教授表示,台湾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还强调要让都市人亲身体验,让他们动手,创意无疑是台湾休闲农业的金字招牌,大陆市场广阔对于台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台商要在大陆投资休闲农场,绝不能有照搬‘台湾经验’的想法。”和吴赐龙一样在北京经营休闲农场的台商黄一峰则表示。被业内称为“台湾第一代休闲农业代表”的黄一峰从2004年开始到大陆发展休闲农业,他以过来人的经验指出,台商照搬台湾经验在大陆发展休闲农业必然会失败。他建议台商要先了解大陆民众的想法,以及各个省份不同的特色。以台湾经验为基础,调整适合大陆特点的发展方式。

  对此,黄教授表示,两岸休闲农业交流合作目前仍是处于初步合作阶段,大陆各地在学习台湾休闲农场经验的过程中,也应当结合当地特点,扬长避短,休闲农场只有披上文化的“外衣”,才能更吸引游客的眼球。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