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图片新闻

寒冷冬季 台商如何做好全家照护

2012-01-11 16:50     来源:台商     编辑:王思羽

图片来源:《台商》

  【生活实例】

  入冬以来,王太太为了一家大小的吃烦恼到不行。先生刚扩充事业,每周加班跟出差交替,都要变成老外一族,更没有时间休息与运动。两个小孩体质似乎差很多,大小孩开始进入青春期,小小孩入冬后皮肤过敏的情况开始增多,喜欢吃和能吃的常常让她一个头两个大!加上自己也感到体力大不如前,每天都觉得很疲惫,为了准备适合全家的饮食,不停上网跟看书,看完却不知该如何着手,如果按照每个人的体质来准备,种类繁杂、适合与禁忌各有千秋,准备下来都觉得比满汉全席还麻烦。

  【机理分析】

  相信王太太一家的情况,对很多台商家庭来说并不陌生,全家人的体质与饮食,一直是许多家庭主妇的压力!大部分的先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减轻太太的压力,除了认真配合吃完菜肴之外,似乎没有其它方法。

  一般来说,全家人在居住、饮食习惯基本上都一致,所以往往一家人的体质在某种程度上会有很高的相似度。但是,一人也可能夹杂多种体质,一般人搞不清楚情况下,常常判断错误。以我来说,就曾碰过一个全身皮肤严重过敏的先生告诉我,太太一周煮两次蛤蜊汤让他清肝火,因为太太觉得他肝火太旺才会造成皮肤瘙痒红疹。这对敏感体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突,在皮肤过敏的情况下,不建议吃食蚌壳类的海鲜食品,易造成病情加重。而像王太太这样的家庭,成员体质恰好都可能夹杂多重类型,青春期容易出现青春痘、便秘,可能是痰湿或湿热,幼儿属过敏性体质,先生劳累、应酬熬夜,可能肝血不足,造成身体紧滞僵硬…… 

  一般人大多都是分自己是“冷底”、“热底”,不知道其实体质在临床上区分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平和质,近年来过敏性体质的增多也加上了一种,而且,同一个人也可能夹杂多种体质,一般来说最好还是请教中医师。

  【养生建议】

  中医认为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内经》中提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阴阳的平衡内守才可以达到人的精神旺盛健康。一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病理体质的证型成为中医论治的依据。调治从整体的平衡观出发,使阴阳平衡,则脏腑气血失调得以恢复正常。

  体质分类复杂,全家人的亚健康状态可以趁着冬令之际进行调整吗?当然可以。也许在台湾,冬令进补的意义大多与羊肉炉、姜母鸭画上等号,但是在大陆性气候的内地来说,冬令进补是别具意义的,特别是针对平时工作繁重的企业家。中医认为肾与脾胃各为人的先后天之本,平时的劳累易耗损精气,趁着这个时节利用天然的食品,调补脾胃,再利用这个节气封藏水谷精微,以利先天。

  四季的节气跟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在秋冬属于收获的重要季节;所谓天人相应,当人体在适应外界气候变冷的同时,全身机体对高热量食品的需求增加,血液多积存在消化道,消化机能增强、食欲旺盛、营养物质容易吸收,同时代谢降低、消耗减少,所以营养容易藏于体内。适时使用煲汤进补,在提升机体功能或增强抵抗能力等方面更能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当然,现代人大多营养过剩,所以,我们所谓的进补不是单纯的指补充营养,而是针对个人及全家的体质,兼顾治病与养生同时进行的调理。尤其是对于家里有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症的成员,更应该要注意药材、食材上的选择,多使用一些滋润性较高的食物,像是多种菇类、黄豆、黑豆、海带、菠菜、绿花椰菜、柿子、橘子等,避免油脂过分摄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对于冬季妇女小儿常出现的手脚冰冷,由于阳气不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适当增加活动量,补充温通驱寒的食材,例如生姜、酒酿、韭菜、龙眼、莲子等,不再只是十全大补汤或是四物鸡汤,选择合适药材来炖煮药膳汤,配合适当的节气,在冬至前后适量增加温补的食材,配合运动,达到温通经络的功效,顺应节气规律,为来年打下更好的基础。 (张芳慈)

  【四神汤】

  耳熟能详的一味汤方,在寒冬进补之时,调理脾胃、健脾利湿,是全家不分体质都可以服用的一个平补汤方,推荐给大家食用:莲子100g、茯苓90g、山药150g、芡实150g、适量排骨或猪肚一付一同熬煮。
  功效:健脾和胃、补肾化湿。

  【养生小贴士】

  1.寒冬干燥之际,宜“平补为主,温补为辅”,不宜过食太多滋腻温热之品;
  2.冬季应该“早睡晚起”,尽量在晚上10点前就寝,隔天则在太阳出来后再离开被窝,有于助   身体潜藏阳气、恢复体能;
  3.冬季皮肤易干燥,适时涂抹保湿乳液,预防干燥性皮炎;
  4.避免受风、突然接触冷空气,适当添加保暖衣物,降低血管意外风险。(张芳慈)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