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台商杂志&网络

“愤怒的小鸟”成功吸金背后

2012-01-11 16:00     来源:台商     编辑:王思羽

图片来源:《台商》

  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而言,无论是主观提升产业层次的愿望,还是客观市场的“倒逼”机制,创新都是其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游戏随着手机终端的普及而迅速成为用户热衷的娱乐方式。一般,一款手机游戏的生命周期连几个月都不到,用“昙花一现”来形容毫不过分。然而有一款融创新和益智为一体的游戏“愤怒的小鸟”,从2009年12月登陆苹果APP Store以来,这款游戏不但存活到了现在,而且多数时间都在排行榜老大的位置上接受大家的膜拜,即使现在,它也依然是热门中的热门。累计3亿次下载量,创收8500万美元,这几只没脚没翅膀的“愤怒的小鸟”,不但拯救了一家濒临破产的游戏公司,也让这家昔日只为巨头“打零工”的芬兰小公司有机会成为“超级玛丽之父”任天堂那样的游戏帝国。

  如果说,“愤怒的小鸟”一经推出即获得成功并非偶然,那么无疑其研发和营销理念对本土业内企业开拓市场有很大的启发。而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而言,无论是主观提升产业层次的愿望业内还是客观市场的“倒逼”机制,创新都是其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愤怒的小鸟”成功吸金

  “愤怒的小鸟”讲述的是小鸟报复偷鸟蛋肥猪的故事:小鸟们以身体为武器去攻击肥猪的堡垒,砸到全部肥猪就能过关。因为肥猪的堡垒构造各异,游戏者必须思考如何让小鸟攻入堡垒,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这款游戏开发瞄准移动终端,安卓和苹果ios等操作系统都可下载开发,应用平台十分广泛。游戏情节十分简单,一改过去“魔兽”等血腥暴力主题,从解决小动物之间的纠纷入手,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及解决问题的智慧蕴含到游戏中,把教育和娱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游戏中可爱的小鸟和憨态的肥猪,博得了青少年和成年用户的喜爱。同时,巧妙地利用了人们乘车、购物排队等碎片化时间,耗时短,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局游戏。

  综合以上因素,“愤怒的小鸟”自2009年底一经推出就在芬兰登上了手机游戏下载冠军的宝座,随后也在主流的英、美市场取得了成功,仅在大陆市场就已经卖出超过几十万份的游戏拷贝。“愤怒的小鸟”目前下载量已超3亿次,成为全球首款积聚7500万玩家的移动游戏,玩家每天在“愤怒的小鸟”上耗时3亿分钟。更令人吃惊的消息或许是《愤怒的小鸟》特许商品的热销。截至2010年6月,开发商Rovio公司共售出300万个毛绒玩具,Rovio北美区总经理安德鲁·斯塔尔伯(Andrew Stalbow)表示现在Rovio每个月就售出100万个毛绒玩具,此外每个月还售出100万件T恤衫。目前,Rovio公司估值已高达12亿美元。“愤怒的小鸟”成功吸金,羡煞众多业内企业。

  创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路径

  据Rovio公司负责人朱瑞安介绍,Rovio公司初始开发团队仅有四人,基本以学生为主。“虽然企业非常小,但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尊重,否则就不会有‘愤怒的小鸟’游戏出炉。”

  中国软件开发联盟CSDN总裁蒋涛说,一个社会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大部份是来自中小企业,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特征会更加凸显。信息流动和新科技让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大为降低,创新机会更多,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往往可能从中小企业中产生。

  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宋永乐说,现在一些小的互联网游戏开发企业,把自己的创新产品卖给国外企业或者风投公司,或者替国外搞开发,把产品贴上“国外生产”的标签,再转回大陆销售,虽然获得利润,但这样的理念和生态持续下去无助于本土产品的培育壮大,反而易陷入恶性循环,使整体生态圈更加不近人意。

  众多本土企业缺乏的就是Rovio公司的坚持精神及良好的外部环境,他们很多的产品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一直以必胜的信念不停修正。据了解,在“愤怒的小鸟”成功前,Rovio公司曾开发过50多款游戏,但因为不拥有这些游戏的原创知识产权,都未获得成功,公司只能依靠做一些游戏设计的外包业务勉强维持生计。经过长期的坚持,终于研发成功“愤怒的小鸟”,将公司从濒临破产的边缘挽救回来。

  北京争上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壮说,“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这些游戏启示我们,产品的研发要符合操作简单、接口友好、用户能快速上手的特点,有效挖掘用户碎片化时间,改变不问需求、闷头做市场的思维方式。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