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宣建生——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收购飞利浦将让冠捷的全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这次收购,冠捷接管了飞利浦在苏州、东莞以及匈牙利和巴西的4个制造基地。根据量产规模及生产成本,他们整编东莞、匈牙利及巴西工厂,留下苏州工厂作为平板电视制造大本营,进而在中国大陆形成了北京、福建、武汉、苏州,东西南北四大制造基地。同时,集团也在欧洲波兰建立了生产基地,拓展欧洲电视及大型平面显示器市场。另外,收购飞利浦,也是宣建生为冠捷进军液晶电视布下的一枚重要旗子。这次收购除了为冠捷增加了200多人的电视研发及生产技术与人才,还有位于苏州一个2000多人、具有生产电视15年以上经验的团队。“尽管冠捷的前身是靠电视起家,但面对日益上升的平板电视市场,因为研发人手有限,我们将人力投入市场较大的机种开发。”宣建生说,“有了飞利浦的并购,我们就可以做更尖端的、比如大型的数位看板、高清数位电视等产品。”也正是因为多了飞利浦的人才和自身的努力,冠捷科技很快就在电视业务上崭露头角,2005年当年,其平板电视就已通过飞利浦迅速在全球液晶电视市场站稳脚跟,并在全球平板电视生产厂商中排名第八。2008年晋升为第六名,2010年又晋升为第三名。
收购飞利浦的这部分业务后,冠捷科技登上了全球第一显示器厂商的宝座,但宣建生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想到最多的却是危机。他说:“要巩固领先的地位要花很多心血,我始终相信骄兵必败,我们希望自己时刻都有危机感。做大了,特别是成为第一名以后,你没有危机感,掉下来可能不是第二名,可能是粉身碎骨,第一名掉下来的人最后都是很惨,所以我提醒同事说,我们并购了飞利浦以后更要有危机感,更要步步为营,更要小心谨慎,更要加紧速度革新。”
能否将收购飞利浦的效用如预期的那样发挥出来,是冠捷首先面临的挑战。宣建生用包容的心态,以及“一国两制”的方式,用尊敬接纳飞利浦的优秀人才,进而确保了合并的顺利进行。宣建生所强调的包容、尊敬和“一国两制”,是一贯的管理风格。在收购之前,冠捷科技就已经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其员工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在大陆和台湾设有公司外,在印度、欧洲和南美都设有机构,这五地的公司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的管理方式。因为有这样好的基础垫底,宣建生说:“既然我们已经是‘一国五制’了,所以收购飞利浦以后,再增加一制,实行‘一国六制’,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主要是要用更好的政策把人才留住。而且,冠捷收购飞利浦部分业务还有一个好处,交给我们的人员绝大部分是中国人,有人和、地利的优势,成功的机会比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合作一定大得多。所以,我们有信心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几年的事实证明,冠捷的这次收购是成功并达到了预期目标的。到收购完成的第三年即2007年时,冠捷显示器的出货量达4660万台,占全球显示器市场的22%份额,戴尔、惠普、联想等国际巨头依然与其保持紧密合作,自主品牌业务也同时得到迅速发展,并在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成为佼佼者。
本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与我网联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