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约三百年前,南部的客家人依地区逐渐形成前、后、中、左、右及前锋等聚落,统称为“六堆”,以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捍卫家园。最晚发展出的右堆范围最大,其中的美浓地区最为文风鼎盛、经济繁荣,永安老街上的一砖一瓦记录了当地历史,也传颂着油纸伞、蓝衫、伯公坛、敬字亭等客庄专属的生活与文化。
日治大正年间,油纸伞的技艺由大陆师傅传授美浓先民,1961年左右是当地纸伞业最兴盛的时期,共有超过20间纸伞厂,每年生产超过两万把。制作纸伞得以制伞骨、糊纸、上油、装柄四个阶段,向个别的专门师傅学习,每人只能学一种,至少3年才能出师。现在美浓仍有许多纸伞厂,而纸伞的功能也改以艺术收藏为主。
下午时分,美浓古迹敬字亭附近,李家伞厂的老妈妈坐在伞铺门口,亲手在伞面绘上古典精致的国画图样,一笔一画巧手勾勒,大方贵气的牡丹跃然纸上。
尽管传统制伞的工序繁复困难,李家仍坚持以古法手工制伞,削竹为骨,用针线串接、固定,糊裱纸张、涂上桐油,彩绘装饰后装上伞头,全部材料都取自台湾,并融入新的设计元素,将这项MIT产业发扬光大。
【欣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