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四、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时间:2013-11-04 09:45   来源:中国台湾网

  D: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三(成人教育),女生,22岁

  F:医学院,大三,女生,23岁

  T:尚重生教授

  F:我是医学院护理专业的。这个专业很特殊,相比于其他专业,这个专业非常不稳定,我们从进校伊始,就开始在市里大大小小的医院实习。医院是一个小型社会,里面包含着人间百态,实习中我们碰到各种困难。例如在精神病院,我们可能被病人人身攻击,他们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所以整个实习过程处处充满着对我们能力的考验。大家刚刚说了很多关于在校园内部学习的烦恼,其实走入社会后,你会发现以前所纠结、所抱怨的都是不值一提的事。

  我大学期间没有参加学校社团,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没有思想,参加校内的活动收获不会大,所以我就开始参加很多校外的社会活动。我参加各种竞赛,省级、国家级的;我有选择性地去一些单位应聘,参加学校的大型招聘会,像深圳的电子集团招聘我也会去试试,不会觉得自己的专业限制了我。

  因此我认为,学习不只局限于校园,我希望大学生都能走出去,看到了世间万象,你才会谦卑,才会去掉浮躁,才会把脉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待在象牙塔中人云亦云、为一些鸡毛小事纠结。同样的,大学的学习也是要慢慢打破学科界限的,所有学科可能有共通的地方,不存在兴趣受压抑的问题。

  T:你觉得大学生浮躁的原因是什么?

  F:应该是“世间万象”看得少了,很多学生社团的干部,总喜欢证明自己的能力,往往一意孤行,这样的结果就是行事毛躁、不务实。这是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很浮躁的地方。

  T:作为女生,你已经很博大精深了;作为女学生,你已经达到超越的层次了。讲得很对。

  D:我也很提倡大学生走出去,多学习社会经验。以前我是家里的“小公主”,大一时家里变故,就变成了“丑小鸭”。于是我开始边上课边打工,当时是“三点一线”,教室、自习室和工作的地方。我觉得兼职不能只是为了挣点外快,满足自己的奢侈欲望,而应该是从小职位窥见大公司,观察整个公司的流程,熟悉它们的业务,这样无形中就缩短了日后我们进入社会的适应期。

  现在很多学生很闷,每天在图书馆当“学霸”。看书很好,但是大家还是应该抽出一点时间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一下人际交往能力。我参加了“文化社团”,社团偶尔会组织外校联谊活动,那么一个小小的活动,就能锻炼你的组织协调、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

  T:社会也是一所大学,在其中你会看到公司的流程,看到公司的问题,看到公司的运营模式。但是我们不是为了接触社会而接触社会,而是为了思考、为了成长、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面对挫折的承受力。我们看看别人是怎么谋生的,就会对自己的将来有些启示,认知到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劣势在哪里。

  所以说大学生接触社会肯定是没错的,但我们现在毕竟是学生,在大学里,以学习为主,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应该用有限的时间去接触社会,比如假期什么的。我们应该抓住每次机会,去认真地接触社会。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