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一章一个叫野猪皮的男孩 1浴火而生

时间:2012-11-07 00:26   来源:中国台湾网

  第一章一个叫野猪皮的男孩

  1浴火而生

  明嘉靖三十八年正月十五日(1559年2月21日),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浒河部赫图阿拉城(即兴京,今辽宁新宾县),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啼,一个男孩降临人间,他就是努尔哈赤。

  世上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生命重复着同样的过程,努尔哈赤也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其降生似乎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然而,由于努尔哈赤对未来历史的巨大影响,他的出世也被人们演绎得极具传奇色彩。

  努尔哈赤的阿玛(汉译:父亲)叫塔克世,是建州左卫指挥使;额娘(汉译:母亲)叫喜塔喇氏?额穆齐,是建州右卫都督王杲的长女。她双眉之间有一个淡红色的圆痣,俗称“眉担日月”,虽然不是天姿国色,但也算眉清目秀。

  传说额穆齐嫁给塔克世后,梦见天眼大开,飞来一只雪羽金爪的神鹰,直扑怀中,遂有身孕。于是,努尔哈赤便有了小白鹰下凡投胎的“身世”,被称为“鸟的传人”。

  又说,努尔哈赤出生时,脚掌生有7颗红痣,喻称“脚踏北斗七星,生具帝王之相”。更巧的是,他出生的这一年,远在赫图阿拉城千里之外的大明京城,有个叫邢建陵的人在紫金台夜观星象,发现东北方向出现12条龙脉,于是赶紧奏告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命他到东北破解,邢建陵费尽心思,破除了11条龙脉,但剩下的一条怎么也找不到,只得就此回京复命。

  事后,邢建陵心有不甘,便继续在观星台观测,这次观测到的结果令他大感不妙:最后一条没有被破解的龙脉竟降临到女真部落!嘉靖皇帝知道后,命辽东军(汉军)逐户搜查,凡遇到刚出生的女真男婴,统统杀死。

  一天,汉军搜查到女真贵族塔克世(努尔哈赤之父)家,塔克世急中生智,把未满两个月的婴儿用野猪皮包好,藏在梁托上。说来也怪,汉军翻箱倒柜,大吵大嚷,梁上的婴儿却一声不吭。塔克世怕拖延时间太长,发生意外,忙拿出大人参给汉军。汉军收受贿赂后,掉头走人。塔克世慌忙抱下儿子,打开包裹一看,婴儿睡得面染桃红,安然无恙。塔克世甚感惊异,遂给这个儿子起名叫野猪皮,满语的读音为努尔哈赤。

  有关努尔哈赤的出生,还有一个传说: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一场大雪下了一天两夜,屋顶上、路面上都积了厚厚的一层。乍一看去,真是茫茫雪域,银装素裹。万物萧条的苏克素浒河畔,只有那山中不畏严寒的松柏和山寨人家烟囱里冒出的缕缕炊烟,展示着这里的生机。

  由于天气奇冷,女真人大多住在茅草房里,房顶覆盖茅草,草把做房脊,两根横木椽收紧。秸秆做墙壁,再抹上黄泥。塔克世算得上女真贵族,比贫困的女真人要富裕些,他家的房屋是用木材建造的几间阁楼,屋顶仍以茅草为盖。

  这一天,塔克世的大老婆额穆齐要生孩子了,一个玛玛阿姆合(汉译:老奶奶)和几个年轻女仆正在屋里忙活着,准备迎接这个小生命。额穆齐怀这个孩子已经13个月了,一直无法准确知道孩子啥时候出生,直到中午才有了明显征兆。

  当天,塔克世一早就出去打猎。女真人耕地有限,只产少量的粗粮,粮食不够吃,只能到山林打猎或到河川捕鱼,过着自给不能自足的贫穷生活。塔克世和几个小伙子这次打猎收获不少,分得一头野猪。他非常高兴地把野猪抬回家,刚进院子就高声喊道:“哎,来人帮我扒猪皮,好炖肉吃啊!”

  听见塔克世的喊声,屋里烧水的、烤火的人都跑出来凑热闹,只有那个玛玛阿姆合仍在照看额穆齐。过了好一会儿,塔克世扒完野猪皮,抬头一看,只见屋里烟雾四起,火焰正往屋顶上直蹿。“不好!屋子着火了,快救火!”塔克世惊叫一声,便冲过去救火。所有人都忙乱起来,有人拿水桶,有人拿木盆,有人拿铁锨,匆匆赶去救火。不料火势太猛,水又用完了,雪也停了,只有北风呼呼地刮着,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熊熊大火很快就吞噬了整座房屋。

  大家被火烤得口舌发干,不敢靠近,只听得一阵“哗啦啦”的声响,屋子眼看就要倒塌。这时,玛玛阿姆合摇摇晃晃地跑过来,对塔克世说:“快救人啊,额穆齐还在屋里生孩子呢!”塔克世如梦初醒,忙往火堆里冲。两个小伙子上来死死地拉住他:“火太大了,救不了啦!”塔克世一边挣扎,一边喊:“不,不!我拼死也要把她救出来!”

  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也赶过来,劝阻儿子说:“只怕额穆齐早被烧死了,你拼了命去救,又有何用呢?这是天意啊!”

  塔克世的二老婆李佳氏见房子被烧光了,冰天雪地连个窝棚也没得住,傻傻地站在火边痛哭。她捶胸顿足,恨不得钻到火堆里去,扒出点值钱的东西来。

  不久,大火变成数丛小火,还在燃烧。突然,李佳氏看见一个女人从火丛中猛然站起来,怀里还抱着一个红布包。“额穆齐——”她惊呆了,失声大叫。塔克世定眼一看,真是额穆齐!他几大步奔过去,将她搂住钻出火丛。额穆齐一见丈夫就埋怨道:“我在屋里生孩子,你们都跑哪里去了,连个人影也找不着。”

  “失火了,大家都在救火呢。你真没被烧着?”塔克世简直不相信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个大活人。

  “哪里失火了?我怎么没见着啊?”额穆齐惊讶地说。

  “咱们家失火了,你看啊!”额穆齐回头一看,火还在烧,但房子已经没了。她身子一软,两手一松,昏倒在塔克世的怀里。

  李佳氏拾起额穆齐掉在地上的红布包,打开一看,又是一声惊叫:“是个孩子!”众人都惊醒了,一起围过来,只见薄薄的两层红布,包着一个胖嘟嘟的婴儿。玛玛阿姆合也挤过来,接过孩子上下一看,说道:“是个小子,快拿被子来包好!”

  事后,人们觉得这个孩子很奇异,又很幸运,便称他为“小罕子”。后来,有人把努尔哈赤的名字与他脚上的7星红痣联系起来,认为塔克世给孩子取名努尔哈赤的本意并非指野猪皮,而是源于回鹘语,意思是光明圣裔。

  小罕子来到人世后,和绝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生活着,撅起小屁股就尿炕,哭笑戏耍一如常人。不过,他长得凤眼大耳,宽额高鼻,声音响亮,走路龙行虎步,确实招人喜欢。塔克世和额穆齐都很疼爱这个孩子。他的爷爷觉昌安、姥爷王杲也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他的身上。小罕子像所有女真部落的男孩一样,三四岁就被放在马背上颠簸,五六岁便开始拉弓射箭,舞刀弄枪。

  小罕子5岁的时候,父亲的二老婆李佳氏给他生了个弟弟,取名叫穆尔哈齐(意为“小野猪”)。此后,小罕子没法整天缠着父母了,更多的时候是与爷爷在一起。觉昌安特意砍了一截水曲柳,为他做了一副木制的弓箭,教他拉弓射箭,早射燕雀,晚射飞鸿。小罕子记性特别好,悟性也高。教他一招,他能练会两招。觉昌安为此更加宠爱他,决心把大孙子磨炼成像阿骨打(金朝大汗)那样的人物。因此,不论酷暑严冬还是刮风下雨,他总是准时把大孙子带到树林中,习枪练武。

  后来,小罕子又有了三弟舒尔哈齐和四弟雅尔哈齐(均为额穆齐所生)及一个妹妹。几年以后,他开始尽兄长的义务,带着几个弟弟玩耍。他每一次骑马归来,总能看见父母慈爱的笑脸;出门又能看到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莽莽牧场,那自由奔驰的骏马,那长流不息的苏克素浒河,那白皑皑的冬猎山林,还有那数十栋秸秆泥草房的温馨村舍,以及房屋后中空圆木的呼兰(烟筒)上轻腾的袅袅炊烟……这温馨和美好的一切都留在小罕子童年的记忆里。

  可惜好景不长,嘉靖四十七年(1568年),小罕子的生母额穆齐患了一场重病。对于马背上的民族来说,他们本来就缺医少药,即使是最普通的感冒,都可能使一个女真人丧命。而且,他们也不愿意吃药,与医生相比,女真人更相信萨满(巫师)。如果谁得了难治的病,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巫师跳大神,或杀猪狗以禳解,更严重的病人则要抬到深山大谷去避邪。

  巫师请了,猪狗也杀了,但额穆齐的病反而越来越重了,剩下的最后一招就是送往深山了。就在人们把额穆齐送往深山的途中,她咽了气。这个善良、乐观、美丽的女人,仅仅活了26岁。她就是《清史稿》中记载的“显祖宣皇后”。

  母亲的死,成为小罕子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他苦难的命运也即将来临。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