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罕子第一次奇缘
话说古勒城破之日,小罕子正好目睹了那悲壮凄惨的一幕。他掀开压在身上的一具尸体站起来,看见明军大将李成梁迎风默立,手举战刀,宛若铜铸的铜像一般,血染的战袍在寒风中瑟瑟作响。他哆嗦了一下,慢慢走到李成梁的马前,凝视良久,之后跪在李成梁马前,痛哭流涕,用汉语向他请赐一死。
当李成梁翻身下马向自己走来时,小罕子心里恐惧到了极点,他就是自己的仇人啊!李成梁见这个孩子倔犟地扭过头去,心中立刻闪现出自己小时候的模样,顿生喜爱,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罕子。”
“你恨我吗?”
小罕子仍然不看他,回答:“恨!”
“想不想报仇?”
“想!”
李成梁见小罕子聪明伶俐,机敏可怜,不仅赦免了他,还把他领回抚顺关驻地。
说到“恨”,在辽东,只要一提到李成梁这个名字,那些寇匪都恨得牙根直痒痒。
李成梁的高祖本是朝鲜人,后来内迁到铁岭,世授铁岭卫指挥佥事。李成梁的祖辈父辈死后,他便顺理成章地世袭了这个官位。
按大明体制,凡世袭官职都须报朝廷审批备案。然而,李家到了李成梁这一代,家中一贫如洗,连进京的路费都凑不齐。本该是个官,但皇帝不知道当然不算数了,而且李成梁脚底有颗红痣,按命理讲,天生就是当官的料。李成梁越想越郁闷,整天憋着一肚子气。
不过,即便境遇如此艰难,李成梁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学四书五经,学兵法武艺,学天文地理……为了把自己培养成通日月之变、提笔能著书、拿刀能杀敌的文武全才,他苦苦奋斗到37岁。终于有一天,一位来辽东视事的巡抚看中了他,资助李成梁进京取得了铁岭卫指挥佥事之职。据说,这个巡抚就是后来的大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
此后,李成梁不负厚望,在东北边陲屡建战功。隆庆元年(1567年),蒙古察哈尔土蛮汗大举进攻永平,李成梁率所部兵马紧急赴援,击败土蛮汗的进攻,受到上司的重用,被提升为辽东副总兵,驻守险山(辽东镇都指挥使司设于辽阳镇城,险山是副总兵驻地)。隆庆三年(1569年),蒙古鞑靼王俺达汗之子率兵进攻辽东,明辽东总兵王治道战死疆场。李成梁因军功升任总兵,驻广宁分司城。
李成梁任总兵期间,辽东局势混乱,女真各部纷争不断。朝鲜也没有闲着,一有机会就偷偷咬明朝一口。最猖獗的要算蒙古的几个部落,屡屡犯边,并奉行“三光政策”。
对此,李成梁自有一套办法:在对敌策略上,实行以夷制夷,拉一个打一个;在军事上,广招健儿,整顿军备,充实仓廪,使辽东明军的士气高涨,声威大振。人人都知道辽东有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李成梁。
李成梁常驻抚顺关,在这里建有私家大宅。这里离他的老家铁岭卫很近,而且抚顺马市是他最重视的战略补给地。在关东地界,李成梁可谓一手遮天,威风八面。
不久前,李成梁看中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名叫喜兰,才十六七岁,便强娶过来做了小妾。
一天,女仆陪着喜兰从郎中家买药回来,在前院正好碰见小罕子和那些下人们在卸车。喜兰见这个陌生的小伙子长得结实威武,干活手脚麻利,就走上前去问他:“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小罕子看着这个漂亮女人,慌乱地回答道:“我叫努尔哈赤……大家都叫我小罕子,已经15岁了。”
喜兰笑道:“呵呵,小罕子,才15岁怎么长得跟大老爷们似的。”她还想再问下去,这时一阵大风突然刮来,女仆盖在提篮上的一块小红布飞了起来,正落到马头上,盖住了它的双眼。马一下子惊了,奋蹄直奔而来,眼看要撞着喜兰,小罕子一转身,抱起她闪到一旁。马带着车擦身而过,接着一声巨响,车子在石头上撞得四分五裂。
喜兰惊魂未定,红着脸对小罕子说:“小罕子,今天谢谢你救了我,你说吧,你要我怎样感谢你呀?”
小罕子还是第一次和女人面对面站着说话,一时有些紧张,但仍故作镇定地回答:“谁都有遇到危险的时候,善良的人都会在别人危急时伸出援救之手的。”
“说得好!说得好!”众人一片赞扬声。
事后,喜兰回到自己的居室,坐在牙床上,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幕。小罕子的出现,让她感到了青春的气息,有了对生命、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和憧憬。
不过,小罕子这时只是个小杂役,什么杂七杂八的活都要干。一天,小罕子正在打扫方才摘下来的菜叶,就听厨房里的大师傅喊:“小罕子!小罕子!”
小罕子急忙放下扫帚跑进厨房,问道:“大师傅,有什么事?”
大师傅指着案台上的食盒说:“你把这碗面汤给夫人送过去。”
小罕子问:“夫人?哪个夫人?”
大师傅说:“还能有哪个夫人?就是前几天差点被马车撞的那个。”
小罕子刚来不久,哪里知道李总兵的夫人是谁,只听说李总兵有一个老婆,还有3个小妾,于是顺口说道:“就是李总兵的小老婆?”
大师傅急忙打住他的话:“呀,不可乱叫,小罕子,在这里要懂点礼数。听说总兵大人的这个小夫人叫喜兰,有人叫她兰夫人,跟她亲近的仆从都叫她喜妈妈。”
大师傅毕竟在世面上混了几十年,知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因此,他耐心地教小罕子在府中应如何处事,小罕子很是感激。
小罕子受教后,提着食盒进了内屋,在门边喊道:“给喜妈妈送饭了。”女佣立刻把小罕子引进喜兰的居室。
小罕子提着食盒,远远地站着等喜兰发话。喜兰见了小罕子,欣喜地看着他说:“小罕子,往前来!”小罕子往前蹭了几步,挺不好意思地站在喜兰面前。
喜兰问了他几句,得知他是建州左卫指挥使塔克世的儿子,不仅会弓箭刀枪,还读了不少书,更对他另眼相看了。当小罕子告辞准备出去的时候,喜兰又叫住他,让女仆拿来一盒点心,送给小罕子。
小罕子知道这是夫人对他出手相救的一份回馈,也许算是赏钱吧。但他不准备独享,回厨房后就把点心分给了大家。
这天晚上,李成梁回来后,喜兰一边给他揉背,一边问他对小罕子的印象如何。
李成梁说:“这小伙子不错,聪敏机智,勤奋好学,特别是不服输的劲头,很像我。”
喜兰说:“既然如此,何不让小罕子到内屋来伺候您呢?您常常整晚和那些丫鬟婆子泡在一起,贱妾哪能放心啊?”
李成梁说:“这点小事,你做主就行了。不过,你可不能让小罕子老监督我呀。”
“老爷说到哪里去了,他是服侍您。再说,您一个堂堂大将军,谁敢监督您呢?”
小罕子就这样由杂役变为侍从,每天无微不至地侍候李成梁。喜兰每天都向李成梁吹枕边风,说小罕子的好话,让他收小罕子做干儿子。李成梁也觉得小罕子与众不同,很喜欢他,便收他做了干儿子,让他做自己的贴身侍卫和书童。
初到内屋时,小罕子做事特别小心,连说话都在肚子里先打草稿。但是,他对李成梁的恭顺和效忠,仅仅限于表面。他对姥爷的被杀始终怀恨在心,只是慑于李成梁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
日子长了,人都混熟了,小罕子开始活跃起来。李成梁常教他骑射、兵法、读书、识字。两人整日形影不离,关系越来越密切,情同父子。
光阴荏苒,一晃就过了两年,又进入秋天了。
一天晚上,小罕子给李成梁洗脚,发现李成梁左脚底有3颗红痦子,便问道:“总兵大人,您脚底这是什么?”李成梁兴致勃勃地告诉他:“哈哈!我这3颗连在一起的红痦子是上天赐给的,我能高官厚禄,大福大贵一辈子,全靠这3颗红痦子了。”
小罕子听后,不假思索地说:“我的脚底长着7颗红痦子呢,还不是照样侍候大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成梁连忙说:“你快脱鞋,让我看看。”小罕子脱下鞋,李成梁一看他的右脚底果然长着7颗红痦子,而且排列得与北斗七星一样。李成梁大吃一惊,想起十几年前,嘉靖皇帝传下圣旨,说钦天监夜观天象,有紫薇星下凡,东北方向有天子象,令他严加缉捕,发现可疑之人,格杀勿论。但折腾了十几年,却毫无结果。
李成梁暗想,没想到这小子竟藏在我的府里,所幸他还没有长大成人,否则朱家天下就要变了。他本想马上把小罕子抓起来,但又想到小罕子还没有察觉,明天神不知鬼不觉地抓他也不迟,没必要深更半夜地折腾。
晚上睡觉时,喜兰发现李成梁翻来覆去不能成眠,这是很少有的事情,于是就问他:“老爷莫非心中有事?为何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李成梁说:“我心中高兴,所以睡不着。”
喜兰又问:“是何喜事,让贱妾也听听。”
李成梁本不想将此事告诉喜兰,但在喜兰的再三追问下,他也想炫耀一下自己,便说:“老爷我有好事了!10多年前先皇要抓的钦犯,原来就藏在我们府上。这些年来,眼看那孩子就要长大成人了,当今圣上比先帝更着急,悬赏越来越高。这回我抓到了他,给朝廷立下大功,皇帝少不了要给赏赐,说不定还可以升官晋爵呢!”
喜兰见李成梁这么高兴,追问道:“这个人是谁呀?”
“就是那个小罕子。”
喜兰听了,如同五雷轰顶,几乎昏厥过去,但她的惊慌失措在黑夜中瞒过了李成梁的眼睛。
深夜,李成梁酣然入睡。喜兰穿好衣服,直奔西厢房小罕子住的屋子。
“快起来,小罕子!”
小罕子睡眼蒙眬地问道:“谁啊?有事吗?”
“快走吧!总兵要砍你头了!”
“为什么?”
喜兰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小罕子有些发懵,但很快清醒过来,连忙给喜兰跪下:“喜妈妈,我该咋办?”
喜兰把他带到马棚,牵出一匹马,叫他赶快逃命:“李总兵的战马日跑八百里,这马跑得更快,可日跑千里,你赶紧逃吧。”小罕子非常感激,要带喜兰一同逃走。喜兰说:“不行!我们两人骑在一匹马上,它会跑不起来的。”就在这时,李成梁已带兵追来,小罕子再次跪拜喜兰道:“喜妈妈,我如果能活命,一定要好好地感谢你!”说完,他骑马逃出李府。李成梁率兵急追。
喜兰知道李成梁一定不会放过自己,便拿了一段白纱,在西厢房悬梁自尽了。几十年之后,满族人为了报答她的救主之恩,还给她设立神位。由于她亡在万历年间,又将她尊为“万历妈妈”或“佛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