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要闻播报

邀台商配合 顺航一带一路

2015-08-21 11:09     来源:中时电子报     编辑:陈文韬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目前中国大陆对外经略政策的重要主轴,而此项经贸规画工程并未将台湾拒之门外,北京刻意将福建各个自由贸易区,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投资重点,希望运用地区深水港优势,并且结合台湾投资生產之產能,进军沿线各国市场,创造互利双赢架构。

  但就大陆目前争取台湾投资与配合之论述来说,不论是中央或地方,都在强调对于建设自由贸易区本身的配套作为。此等论述未从台商角度来审度需求,未能积极落实易位思考,同时亦未适当运用大陆具有的利基,以致產生吃力不讨好现象。

  企业投资不仅是要考虑到其商品产制过程的需求,更要思索其所产制商品销售的市场。所有针对自由贸易区的配套工程与服务政策,其实仅能解除投资者对于设厂生产上所担忧事项,无法让其感受到未来市场潜能。商品贸易仅考量生产供应端,却不去思索消费需求端,无法完成商品交易的供需组合,使投资者不愿果敢进场。

  就一带一路战略上来说,以大陆对比台湾来说,是会享有两项利基,但是几乎所有对台争取投资的论述,都未将此两项利基作为重点,所以若是事倍功半,其实亦不令人意外。

  首先就是所谓制度性利基。由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系建构于中国大陆与沿线国家既有的区域、多边与双边关系,并藉此加强经贸合作作为主轴,因此考量到各自的国际空间,就经营贸易所需客观条件来说,大陆企业在避免重复课税与投资保障等体制,应当处于较有利地位。

  对于此等制度性利基来说,只要是针对特定市场,显现出自大陆制造出口,能够比从台湾出口获得更有利条件,自然就会加强争取台商投资的论述力道。但目前,大陆并未将此等资讯加以汇整,并且作为邀商集资的论述重点。

  其次就要谈到实践性利基。早年台湾商人一卡皮箱走遍全球,积极从事国际贸易,创下经济奇蹟;但当大陆改革开放后,在国际上吃苦耐劳,以富贵险中求精神开疆拓土,成就亦不亚于台商。但是因为大陆企业在能量上具有特定条件,再加上某些政治关系,使得世界上确实有些市场,大陆企业经过实际经贸活动实践,会比台商更能够掌握市场商情,以及在这些社会中打通关节所需门道。

  这些不论是市场商情、消费文化与经贸体制等面向上,透过实际工商营运所获得实践性利基,对于台商确实具有诱因,更有可能在未来转化成为实际利润。

  因此,如何将大陆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商实践所得经验,转化成为台商搭上一带一路政策专车,能够藉此顺风出航,在全球市场中找到销售对象,应当是大陆在争取台商论述上所能着力的重点。

  随着大陆平均工资上涨以及社会成本提升,大陆原本在生产条件的强项,愈来愈不能作为招商引资诱因;如何善用其在进军海外市场优势,作为对外引资论述核心,将是值得思考面向。若对台商在大陆营运提供国民待遇,协助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开拓市场,将是更有效的策略。

  面对两岸贸易协议遭致政治拦阻,政治人物应当思考,协助企业开拓生机,不但是经济安全议题,更是人心向背课题!

  (作者为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旺报)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