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展环境 台商为感恩开媒体见面会
媒体见面会现场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驻重庆记者 喻卫东 实习生 程甦雯 李世丹):8月17日下午,重庆一场特别的感恩重庆媒体见面会,吸引中央和香港驻渝媒体及地方10余家媒体记者。作为台湾商人的曾静,感恩对象并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团体,而是感恩重庆在发展中小企业中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给台商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建产业园区、物流运输等硬件设施,让台商找到实现企业梦想的舞台。
企业贡献:积极为当地招商引资 发展特色文化
曾静是重庆市云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侨联成员,祖籍重庆奉节县人,2000年结婚后随丈夫定居台湾。云硕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系统设计、集成技术、安装服务;软件设计;计算机技术咨询;办公服务;档案扫描、整理服务;纸制品制造、销售等。
2007年初,在中共“九二共识”号召下,曾静满怀热血带着资金从台湾回家乡重庆奉节县投资,回重庆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台湾的软件服务业务搬到奉节,在当地做起了软件外包服务,这成为了三峡库区第一个软件外包企业,也因此解决了300余人的就业问题。
2009年,曾静成立了重庆市云硕科技有限公司,并陆续在重庆巫溪投资了云硕酒店,创办了巫文化创意中心,该中心成为了巫溪县创意产业孵化平台,也是该县一个新的人文旅游景点,同时还承担宣传巫溪文化旅游、销售当地土特产手工工艺品任务,云硕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纳税100万元,解决就业近200人,为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和解决库区就业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曾静表示,她将复制巫文化创意中心模式,引进台湾文化创意理念带到家乡及重庆。2015年(首届)CRI环球公益广告创意大赛已经拉开开帷幕,重点征集“中国文化、环境保护、和平世界、中国梦、道德礼仪、特殊群体、文明旅游、科学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公益广告创意文案,而曾静的巫文化创意中心以及后续将带入的台湾创意产业文化正好响应了这一个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贡献。
2011年到2015年期间,曾静在谋划自己企业发展的同时,还积极为奉节县招商引资。她到广东、深圳、上海、佛山、浙江等地为奉节县引入制造厂、食品加工厂、资配电柜企业、家具厂等投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除此之外,曾静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2012年-2015年,曾静在巫溪县、奉节县共资助了25个贫困山区儿童,并承诺持续资助他们10年或完成学业为止,还定期照顾2个孤寡老人,给他们送物资并托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曾静说:“我的企业能够得到发展都是因为重庆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人要懂得感恩,我也非常感谢渝台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两地的经济得到发展,所以,今天这个感谢会主要是让更多的台商了解重庆的发展企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到重庆投资。”
重庆关注:给予台商政策帮助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重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一直是给与很多政策帮助,台商企业也不例外,建设台商产业园区、工业园、物流运输等硬件设施。其中,2008年批准设立台商工业园是市政府的特色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园区引进金山科技、娃哈哈、深渝电子、创隆汽车模具及重庆服饰协会、朝天门服装协会等企业244家。
不仅是在园区上给予政策帮助,一些推介会和协会的成立也是发展台商中小企业的良机,早在2013年1月的时候,重庆侨青会成功举办的“侨界青年奉节行”活动也体现了重庆给予台商发展的支持,活动中,侨青会成员还走访了重庆市侨青会理事曾静的企业――重庆市云硕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和关心企业发展。
2014年5月17日,重庆成功举办重庆市情推介会,为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及部分在渝台商推介重庆发展情况,使台湾同胞更深入地认识、了解重庆,寻找合作商机,促进两岸共同发展。2013年,重庆市璧山检察院还成立了民营、台商企业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专门为民营和台商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这在重庆检察系统尚属首例,为台资、港澳及外资企业投资重庆保驾护航。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唯一直辖市,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人口地域概况,历来的发展机遇,涉台园区的打造以及支撑未来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与便利条件,体现了渝台两地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台海一家亲,重庆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开通的“渝新欧”专列和国家战略布局打造的“长江经济带”及“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将使重庆的交通更加便利、对外经贸更加频繁,这也促进了重庆的新一轮对外开放与发展。
重庆媒体
大公报记者
香港卫视记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