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要闻播报

大陆拚旅游 台商好机会

2015-08-18 10:49     来源:中时电子报     编辑:陈文韬

  年中大陆经济指标回稳,但下行压力不容小覷。7月28日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力促旅游业且布局一系列具体措施。很显然,大陆政府欲撬动境内旅游业的庞大市场,以此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下半年以及未来经济打造新引擎。

  从会议公布的内容看,大陆欲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旅游的投资和消费,其目的是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目前大陆在实体经济方面正面对困境,包括台企在内不少外企不断向东南亚其它国家转移,由此產生的失业人口及下半年新增的大学毕业生,都面临就业选择。

  另一层面,大陆一系列年中经济资料显示,内需对经济的贡献已达到60%,经济转型初见成效。此时出台政策加大推动境内旅游业,是希望继续拉动内需,同时弥补因实体经济不振带来的就业岗位缺失。

  与低迷传统產业相比,近年大陆旅游增长业绩突出。大陆旅游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实际完成旅游投资30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8%,比第三產业投资增速高16个百分点,比固定资產投资速度高17个百分点;境内旅游消费总额达1.65兆元,增长14.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4.1个百分点,创出歷史新高。

  大陆旅游业人士预计,2015年大陆旅游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直接投资将达到1兆元。未来3年,将超过3兆元。在传统工业產能过剩、其他行业投资乏力情况下,普遍看好旅游业前景,导致投资强劲增长,大陆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时期,投资需求和潜力都很大。发展也受到政策长期而有力的支撑。

  相对大陆而言,台湾旅游服务业存在相较优势,人才及经验颇丰,语言文化与大陆相通,在大陆力促旅游业发展之际,台湾相关產业商机不言而喻,适时跟进必有收穫。

  例如之前提及:“要发展个性化、特色化乡村旅游,支持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通过乡村旅游自主创业。”大陆乡村旅游以“农家乐”形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广受喜爱。2013年已发展到170万家,休閒农业与乡村旅游聚集地10.6万个,累积接待游客9.6亿人次,收入2800亿元。

  但在“农家乐”快速成长同时,也普遍存在经营服务的“粗糙”面。如基础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尽人意,经营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品牌意识不强,旅游层次较低,环保与安全问题日益凸出,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服务水准有待提高等,都使“农家乐”经营状态处于初级阶段。

  台湾在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閒业起步较早,有60年歷史,已进入成熟阶段。与大陆“农家乐”相比,更多了精致及田园休閒意境。台湾农场与民宿走向多元化,呈现百花齐放特殊风貌,许多大陆旅游界人士参观取经借鉴经验。在大陆乡村旅游增量之际,台湾业者不妨主动“登陆”,参与大陆乡村旅游的创办、培训及经营,打造大陆“农家乐”的升级版。

  在此方面,台闽两地已有成功合作例子。2013年,福建与台湾乡村旅游协会合作,选择11个村镇作为台闽乡村旅游试验基地,在台湾专家团队指导下,策划规画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旅游专案。由此,两地还建立了乡村旅游长效合作机制,联手打造两岸乡村旅游精品。

  此番大陆国务院会议上对乡村旅游给予推广,势必带来乡村旅游在大陆更广泛的创办热潮。台湾旅游业界可以福建模式为样板,深入腹地更广阔市场,其巨大的拓展空间不可限量。(作者为中新社资深记者)(旺报)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