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海沧助台商 共圆中国梦
诚如厦门市委常委、海沧区委书记郑云峰所言,在海沧最大的企业是台资企业,最多的商人也是台商,海沧将在营造两岸新家园方面作更多的探索,使海沧成为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好地方。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福建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作为中国大陆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海沧因台而设、因台而兴,台资企业产值已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四成。
在钢宇国际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总裁李鉴育告诉记者,作为第一批来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最初看重的是海沧的港口区位优势、保税区内的优惠政策,以及大陆廉价的劳动力成本。“钢宇在上世纪80年代已跻身全球100大进出口贸易商,在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企业果断迁至海沧开设健身器材制造厂。”目前,钢宇公司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年产健身器材120万台,主打产品跑步机更是占到全球市场60%的份额。
钢宇的成长轨迹,只是台资企业在厦门发展的缩影。如今,台资企业落户大陆看重的不再是所谓的“差异化待遇”,而是依托内地市场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与广阔发展空间。这种战略上的调整,已成为台资企业普遍的发展轨迹,海沧的台资企业正从最初的石化、电子等传统制造业向新兴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变。随着两岸深化产业链高端领域合作,更多的台湾信息消费与数字化产业落户海沧,海沧建设东南航运中心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海沧区区长李伟华告诉记者,成立25年来,海沧区着力打造对台交流合作的开放型平台,共推出了28项优惠政策帮助台商发展壮大,实现了台商发展、厦门发展的双赢。
如今,越来越多的台胞选择定居厦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一开始来海沧投资是从市场角度考虑的,现在慢慢将海沧视作家乡,决定在这里定居。”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信仲道出了多数台商的心声。
据了解,在海沧,台胞子女上学可以随意择校,在首家台资医院——长庚医院看病可以享受到台湾健保。台胞们也积极将台湾的经验和做法介绍到厦门,为当地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很多台商通过捐赠运动器材、认养绿地、赞助农村球队,以及与当地村民共建闽台特色的村落等多种方式,积极融入当地社区。与此同时,台胞们还将台湾成熟的义工服务介绍到厦门,在当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参与社区管理。
诚如厦门市委常委、海沧区委书记郑云峰所言,在海沧最大的企业是台资企业,最多的商人也是台商,海沧将在营造两岸新家园方面作更多的探索,使海沧成为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好地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