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农业合作领跑:台资数量规模持续居大陆第一
闽台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海峡(福建漳州)花卉集散中心、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等一批台湾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闽台农产品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农产品贸易规模由2005年的0.62亿美元扩大到2013年的12.5亿美元,增长19倍。厦门口岸成为进口台湾水果的第一大入境口岸,是台湾水果销往大陆各地的重要中转站;南安石井成为大陆唯一的台湾槟榔物流中心、大陆最大的进口台湾鳖卵登陆口岸;东山县建成海峡两岸最大规模的水产品商业物流冷库群。
闽台农业双向交流日趋热络。我省以农业产业合作为纽带,以海峡论坛为重要平台,每年举办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活动,已有300多个乡镇与台湾200多个乡镇开展对接交流活动。去年,在两岸特色乡村对接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交流会上,我省50多个乡镇农民代表和台湾40多个乡镇农民代表进行对接交流,签订50份合作交流协议。此外,我省还利用农博会、林博会、茶博会和渔博会等展会平台,推动人员交流,促进经贸合作。据统计,2013年台湾来闽从事农业参观考察、经贸洽谈、学术交流的人员达1.2万多人次,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农业交流格局。
为促进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我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法规。如出台了大陆第一个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出台了深化闽台农业合作和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进一步推动了闽台农业合作全方位发展。(本报记者李向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