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要闻播报

桂台渔牧业合作渐入佳境 期待前景更广阔

2014-04-04 13:10     来源:广西日报     编辑:孟雅诗

  在2013年中国-东盟(南宁)渔业文化周台湾水产精品展销专区启动仪式”上,台湾花莲县原住民艺术团在表演民族舞蹈。(资料图片)

  2013年桂台休闲渔业垂钓友谊赛上,来自台湾花莲区渔会的参赛代表喜获丰收。(资料图片)

  编者按:

  在2014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上,水产畜牧兽医小组成果丰硕:共签署了5项桂台渔牧业合作意向书,签约意向总投资额20多亿元,创历年新高,且合作领域有了新突破。记者了解到,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已连续6年参加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并以此为平台,以渔业合作为主题,不断深化与台湾各级渔会、企业的交流合作,成效显著。3月27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

  1 两地渔牧业互补性强

  “广西和台湾在渔牧业上的合作,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梁雨祥介绍说。

  广西与台湾地处同一纬度,在气候地理条件方面非常相近,这是双方合作发展养殖业的基础条件。

  广西和台湾在养殖业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台湾在精细渔牧业、育种和养殖技术、管理模式、营销能力、休闲观光渔牧业、无害化处理、有机渔牧业、远洋渔业等方面都走在广西前面,而当地消费市场有限、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是其发展渔牧业的短板。相反,广西地理位置优越,邻近大陆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地带及西南地区,又与越南等东盟国家比邻。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承接转移的情况下,广西既是粤港澳地区农产品供应的主要来源地,产品又可辐射至西南和东盟国家,这对台湾渔牧业的未来发展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广西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些都成为双方开展合作交流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广西与台湾的互动频繁,双方通过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平台建立了友好交往的长效机制。于2009年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对支持桂台大农业合作方面做了多方面的阐述,成为促进桂台渔牧业交流合作的政策基础。

  “广西水产畜牧业代表多次到台湾参观考察特色渔牧业,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水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科技与对外合作处处长杨志武说。在花莲渔港,代表们看到,这里已经建成集生产、加工、观光、科普、餐饮、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渔港园区,有餐馆、咖啡厅,有供学生或市民观摩、学习和体验的水产品加工车间,有销售各种加工产品的商店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在鮪丰养殖场,代表们了解到,其先进的海水水质处理设备为养殖优质石斑鱼提供了很好的水质,超低温冷冻技术可使鱼肉保持原有的鲜美。凭借这两项技术,该养殖场实现了石斑鱼从育苗、生产到保鲜仓储和运输一条龙产业。在云林县口湖鱼类生产合作社,台湾鲷的深加工技术让代表们深深折服。台湾鲷与广西罗非鱼相类似,但因其养殖周期比罗非鱼长,加工价值也大大增加:鲷肉可以加工成鱼肉、鱼丸和胶原蛋白,鱼皮可加工成钱包等制品,鱼鳍可加工成鱼翅。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代表们不禁思索,将如何借鉴和引进台湾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才能加速广西渔牧业的发展。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