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要闻播报

宏碁华硕提前入冬?台湾两IT品牌遭遇业绩考验

2013-11-19 14:02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李典典

全球PC市场不景气 台湾两大IT品牌面临出货量、业绩下滑考验

  台湾两大IT品牌连续遭遇业绩考验。昨日,华硕公布2013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新台币49.4亿元,同比下滑26%。此前宏碁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巨亏新台币131.2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台湾IT企业主要以代工起家,此后才进入自有品牌的推广,但由于自有品牌与自己客户形成竞争关系,导致品牌成熟度不够,加上创新乏力,最后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冲击下遭遇严峻挑战。

  数据:全球PC出货连降六季

  全球两大调研机构Gartner和IDC发布的最新数据均显示,全球PC的出货量再次遭遇了同比下滑的困境。其中Gartner数据显示,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8.6%,为连续第6个季度下降。而IDC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PC出货量在今年第三季度下降7.6%。

  根据Gartner数据,联想仍然是第一大PC商,出货量同比增长2.8%,达1420万台,市场份额达17.6%,上年同期份额为15.7%;惠普排名第二,占有全球市场17.1%的份额,戴尔位居第三,其后为中国台湾厂商宏碁和华硕。

  分析人士认为,廉价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是导致PC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IDC预测,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开始更换陈旧的PC,PC市场将在明年的某个时候触底,在2015年开始复苏。而Gartner则认为,今年是PC市场最糟糕的一年,明年PC出货量将持平,在2015年将实现个位数的增长。

  宏碁与华硕:业绩、出货均现下滑

  本报粗略统计发现,在全球排名前五位的PC巨头中,今年第三季度包括联想、惠普、戴尔的出货量同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只有宏碁与华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IDC统计数据显示,宏碁在今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34.5%,华硕则下降了34.1%。

  业绩方面,宏碁在今年第三季度营业亏损新台币25.7亿元,加上受到提列无形资产损失新台币99.43亿元,导致税后亏损新台币131.2亿元。业绩的不佳直接导致宏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王振堂将于明年6月份离职。而华硕电脑第三季度除净利润同比下滑26%外,收入也下降4%至新台币1070.8亿元。

  原因一

  “先天”不足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包括宏碁、华硕在内的中国台湾众多IT巨头在早期都是以替其他品牌代工起家,在做到一定规模之后,才逐步推出自己的自有品牌。但其品牌与代工客户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这让企业有所顾忌,导致品牌的市场营销上出现偏差。而为了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包括宏碁开始大规模进行并购,但最后并购来的捷威等并没有给宏碁带来品牌加分,反而成了包袱,为今日的业绩不佳埋下伏笔。

  原因二

  创新乏力

  ITC华银总裁陈军昨日表示,目前做PC已经过了黄金时期,如果没有核心技术,那就只有拼价格了。而华硕、宏碁在PC领域一直紧跟Wintel联盟,核心技术都在英特尔和微软这些国际厂商手里。为了创新,华硕在全球率先推出了上网本,并在短期内受到市场热捧,宏碁随后也跟进。但随着苹果iPad和超极本迅速发展,上网本被市场抛弃,而其巨大的库存直接导致业绩压力。

  原因三

  移动终端冲击

  IDC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增至4760万台,环比增长7.0%,同比增长36.7%。IDC估计,今年第四季度平板电脑出货量将达到8410万台,而PC出货量将为8310万台。届时,平板电脑出货量将一举超过PC。

  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巨大冲击下,与联想、惠普和戴尔相比,没有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的宏碁和华硕最后不得不面临业绩和出货量双双下滑的严峻考验。段郴群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