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市台协成立十年
中国台湾网9月27日常熟消息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硕果累累。今年是江苏常熟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随着会员数的不断增加,台协会的服务也更加细致入微,成为台商台企发展的坚强后盾。
为台企经营当“娘舅”
台协会成立于2003年8月8日,目前共有会员单位158家。台协会积极为台企搭平台、谋发展,如果有会员企业发生员工劳动纠纷,台协会总是积极联系市总工会和劳动保障部门,一同协调处理。如果有会员企业发生经济困难,台协会也总是出谋划策,主动帮忙。
有一年,位于辛庄台资工业园的某会员企业在经营中发生经济问题,导致资金链断档,一度引发公司员工的恐慌和不满。协会接报这一事件后,马上组织会务干部一同商量解决办法,最终确定由另一家公司承购该厂,从而有效安抚了员工情绪,而办理承购的公司也由此扩展了经营规模,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还有一次,台协会接获支塘某会员企业反映,该公司自十年前投资以来,就与当地某集团发生经济纠纷,且这一纠纷对企业扩大再生产等一系列经营环节造成不利影响。了解事情原委后,台协会召集会务干部详谈,而后通过市政府台办向上级部门反映此事,通过多方协商与洽谈,纠纷最终化解。
十年来,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常熟市台协会会长王勇铎说,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是台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近年来,常熟便利的交通、优越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吸引了更多台商来常投资,一些新来的中小型企业对当地法律规章和政策等都搞不太清楚,台协会的事前宣导和事中协调作用都更显重要。
为台商生活做“保姆”
台协会不仅为各会员企业当“老娘舅”,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问题,还为台商能在常熟更好生活而积极奔走,扮演“保姆”角色。
很多台商来常投资后,都是举家迁到常熟。对于其子女上学和配偶的安顿,台协会尽量地考虑周全,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王勇铎介绍说,针对子女就学问题,台协会每年都会通过市台办与市商务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取得联系,根据学龄内子女的实际情况,妥善安排入学事宜,并争取最优惠待遇;针对家属的安顿,台协会成立了一个妇联组,经常举办妇女烹饪大赛、趣味运动会、爱心义卖等活动来加强沟通。初来常熟的台湾客商人生地不熟,下班之后的时间如何安排也成了台协会考虑的问题。为此,台协会组织了登山队、高尔夫球队、自行车队等社团,丰富台商的业余生活。
台协会不知不觉中成了台商的大家庭,让会员尽可能享受一份最大限度的优惠福利,成了台协会的职责所在。2011年,市公共自行车便民服务项目启动后,台协会主动咨询相关部门,并向全体会员发送关于办理借车卡的咨询材料,方便他们出行。为了让在常台商便利就医,台协会与市第二人民医院涉外门诊签订台商就医绿色通道事宜,确定专门的对接人员。每年春节,为了让台商顺利返乡,台协会都会与机票销售单位签订订购委托协议书,并与多家旅行社、票务中心等合作,帮助大家提前买到机票。此外,为新进台商换领大陆驾驶证也是台协会历年来坚持提供的服务。台协会总是及时向需要换证的会员发出通知,并在确保资料无误的情况下为大家安排考试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十年中台协会已为1000多名会员办理换领大陆驾驶证。
十年,是过去与未来的中转,是下一个征程的起点。“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我们会更加关注两岸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为促进两岸关系更加友好而努力。”王勇铎说,接下来的日子,台协会仍将不遗余力,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服务好在常的每一位台商。(中国台湾网常熟市台办通讯员 陈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