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热点聚焦

策划:服贸协议普惠两岸大众 应尽早转化为现实成果

2014-03-27 15:06     来源:中国台湾网综合     编辑:孟雅诗

  2013年6月21日下午2时许,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在上海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及其附件。(中国台湾网 于斯文 摄)

  2013年6月21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上海正式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及其附件,这是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第一次达成直接涉及两岸经济领域合作具体安排、对双方予规范和约束的协议,对于深化两岸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协议内容看,两岸依据自身的经济发展规模、结构、特点和可承受的范围确定开放的时程与领域,总体而言,协议对两岸均是“利大于弊”的。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附件一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附件二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将为两岸双方创造诸多效益,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利商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中,双方一次性承诺市场开放项目达到144项,涉及商业、通信、建筑、分销、环境、社会、旅游、娱乐文化、体育、运输、金融诸多领域,涵盖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11个服务部门(共12个)。并且,开放的幅度大,特别是大陆对台湾开放的80项均优于大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入会承诺,由此释出的市场空间巨大,为台湾服务业者带来商机,特别是惠及台湾中小企业。台湾服务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诸如电子商务、旅行社、印刷业、游戏、文创产业等都是中小企业聚集的领域,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承诺的宽领域市场开放格局将为台湾中小企业带来更多选择。 

  两岸服务贸易市场开放不仅会有效拓展两岸服务业者商机,同时也将惠及相关制造业者。如大陆承诺对台开放电子商务优惠幅度大,将吸引台湾电商业者西进投资设点,而透过电子商务的辐射作用,岛内传统制造业有机会进驻大陆网购(线上)市场,从而带动岛内传统制造产业的发展,增加岛内就业机会。 

  2.惠民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开启两岸服务业深化合作,于业者而言意味着难得的投资机会,于普通民众而言也存在福利提升的预期。一方面,作为消费者,大陆民众可以享受到台湾服务业者提供的优质“台式”服务;同时台湾服务业者进驻大陆市场,也会对大陆业者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有所促进,有利于提高大陆服务业整体水平,使大陆民众享受更好的服务。而大陆业者进驻台湾服务业,也为台湾民众带来更多消费选择。另一方面,随着服务业相互投资的增加,两岸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流动也将逐步松绑,为两岸民众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