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佛山台商中那些正在接班的“企二代”

2013-03-05 09:58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王思羽

  李贻伟表示,佛山未来发展的思路是一个十字状的坐标。在这个坐标上,“先进制造业”是核心,纵向是“人才、城市”,横向是“科技、金融”。

  一篇数周前刊登在英国《经济学人》周刊上的文章,引起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的极大兴趣。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The next supermodel》(译名:《下一个超级模范》),讲述的是北欧国家的发展模式。

  3月1日,李贻伟接受由南方日报社社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垂林率领的南方日报报道组的专访。在这次采访中,李贻伟专门带上了《The next supermodel》这篇文章,并由此娓娓道来。他说,近期研读北欧经验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尤其在对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上有了更深的理解。

  与之前历次的采访一样,颇具“李氏风格”的妙语频出。谈到佛山未来布局,他用宋代诗歌“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表明心志;谈到佛山发展路径,他用“十字坐标”(人才城市、科技金融)概之,清晰明了;谈到企业二次创业,他用“血性十足”来表达期望;谈到建设“美丽佛山”,他用“小店里做不出鲍鱼”来风趣比喻;谈到民生建设,他以“弱者扶之、屈者伸之、危者援之”的“慈悲之心”要求干部。

  在这些理念和思路的背后,是他对佛山如何再发展以及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边界的深入思考。

  发展方向

  北欧模式可借鉴十字坐标定发展

  南方日报:佛山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企业的开工情况好于去年同期。您对于佛山今年的发展势头如何预判?

  李贻伟: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可以说佛山的经济终于缓过来了,预测今年的形势比去年会好一点,但根本性的好转还不会那么快。国际的经济环境也还不稳定,在北美或东欧,有的国家青年失业率高达30%。在我看来,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烦恼,所以一直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近看到《经济学人》上的一篇文章《下一个超级模范》,其中剖析的北欧经验对我很有启发。相比东欧、北美的一些国家,北欧的路似乎更值得我们学习,如这些国家对公共部门的改革路径,仔细研读还会发现其不少经验与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有异曲同工之处。

  北欧是我们的榜样,比如说现在不少城市纷纷提出大手笔、大投入的发展思路,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我们就在思考,在大手笔发展背后的政府债务、征地指标等问题如何解决,佛山是要不紧不慢地走,还是要加快投入新一轮的城市竞争?

  所谓“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佛山未来的发展,关键是要在准确研判当前形势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节奏和舞步。即使暂时走得慢一点也无妨,但一定要走得稳,这样才不会走冤枉路和回头路。

  南方日报:广东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佛山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也提出,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佛山继续发展的思路是什么,动力在哪里?

  李贻伟:总结佛山的发展历史,我们仍然要坚持走实体经济之路,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方向。这是佛山发展的不竭动力,也得到佛山企业和百姓的认同。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佛山也更加清晰了自己要做什么。对于佛山的继续发展的思路,我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十字状的坐标。在这个坐标上,“先进制造业”是核心,纵向是“人才、城市”,横向是“科技、金融”。

  随着制造成本的提高,佛山的产业要保持竞争力,不能与城市、人才的发展割裂。我们要打造高水平的产业,就一定要建设高水平的城市。打个比方,“要在小店里吃到鲍鱼”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城市这个载体一定要漂亮,要推动环保、交通、卫生、教育等各个层面的提升。比如我们提出的“城市升级三年行动”以及轨道交通的建设计划等,就是要让城市更宜商、更宜居,让人愿意留在这里。同时,产业和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这个道理不言自明。

  在金融方面,入驻佛山的金融机构仍然不足,金融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撑也还不够,高达万亿元的民间财富利用率也不高。如果有实力的银行、风投等金融机构都过来佛山设分支机构,好比是百姓购物可选择的超市就多了,金融机构为了竞争也会更主动地服务企业,发现一些好苗子,帮助它们进行其科技创新、推动上市等。

  关于科技创新,在供应不足的年代,佛山制造不愁销路,但现在就不同了。为什么国人喜欢去外国采购,那是因为他们相信那些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所以说,一个好的产品肯定不缺市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民企发展

  相信企业自主性政府角色如媒人

  南方日报:一直以来,民营经济都是佛山发展的最大特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佛山考察时要求佛山“要积极培育一批超百亿、千亿元的民营大企业大公司”,佛山如何继续做强做大民营企业?

  李贻伟:做强做大民营企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无捷径可言。一方面,我们要相信企业的自觉性,他们感到压力了会自然想办法。比如,我最近走访铝型材行业,就发现他们发明了很多东西,比如有一种出口澳洲的“快速房屋”,房子一开一卡就搞定了,隔音效果很好,大概用十次又可以拿回来循环利用。这只是一个例子,但说明我们的企业自身也在加快转型,市场压力会驱动他们去改变。

  对于政府来说,一是要帮助中小企业搭建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做科研的投入成本高,在佛山广大的中小企业中,80%以上是养不起专门的研发队伍的。我自己也是在企业做技术出身,对此有体会。那政府要做的就是搭建共同的创新平台,让企业来共享。我们最近出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提出要在五年投入不少于100亿、拉动社会资本1000亿,来推动科技创新。

  二是要通过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企业商事登记改革。又比如网上服务大厅,在村里办证照与去行政服务中心是一样的,就是用信息化手段去帮助企业。

  三是要做强中介服务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举个例子,为什么当前的婚恋网站和电视节目那么火,那就是搭建了一个让男女双方快速交流互动的平台,靠自己去找男女朋友比较难,而有了媒人的介绍,机会就会更多。同样的道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不一定要等它自身慢慢成长,政府可以通过引进财务公司等中介组织,做强中介服务平台协助企业整合、裂变,让其形成产业链式的竞争力。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单靠政府是做不起来的,不能政府说哪几个企业整合到一起就行了,那最后一定会死掉。一定要遵循市场的规律,通过市场的力量整合到一起,实现边际效应的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才会增强,他们也才有意愿去做。

  此外,要继续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比如要让土地尽快流转起来。“三旧”改造就是很好一个路径,希望能得到更大的政策支持。我在三水芦苞就发现,有些地方路边有不少废弃的小厂房,像枯枝一样死在那里,这些土地完全可以流通起来焕发新的生机。政府要做的就是“解开锁链”、超前策划,研究哪些是不适合经济发展的因素,然后进行改革。

  “企二代”创业血性不减充满希望

  南方日报:佛山在前几十年发展里积累了庞大的民间资本,如何利用好这些庞大的资本,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点燃佛山企业家二次创新创业的激情?

  李贻伟:对于二次创业创新的问题,我们要分两个层面来看。一是老一代的企业家,不一定还要继续在第一线冲杀,他们把接班人培养出来,把财富顺利交给下一代或者是职业经理人来打理,这是更大的智慧。二是在企业家创业方面,政府不能干预太多。我认为佛山企业家的热情依然,企业家比我们更懂经济,在机会不好时可能会停下来,但一旦发现机会,他们会不顾一切地追击,我们要相信他们。像美的的何享健从企业的日常管理脱身出来后,现在又成立6个孵化项目基金,他都接近70岁了,你觉得他热情小了吗?他其实也在开创自己的新路。

  我前些天与佛山台商协会交流时了解到,200多名台商中,有50多名是正在接班的“企二代”,这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对于“企二代”,我们不用担心,他们会做得很好。不少“企二代”都有留学经历,越来越多的人出国走一圈后,又回来了,他们认为中国的机会最多。很多人依然拥有强烈的创业血性,发现了机会就会冲上去。现在,很多年轻企业家较好地承接了上一代的资产,也有的二代企业家开始冲刺全新的领域。比如,本地商会就有不少青年才俊,打算成立本地金融联合体,每个人出5个亿成立基金来做小额贷款或商业银行。我觉得这些尝试都是一种进步。

  精彩语录

  ●最近看到《经济学人》封面文章《下一个超级模范》,其中剖析的北欧经验对我很有启发,其一个重要启示是在公共部门改革方面,他们的观点是一个政府是否受欢迎跟它的大小无关,而在于其是否使其变得效率更高、反应更灵活。

  ●身边的众多城市纷纷提出大手笔、大投入的发展思路,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我们也在思考,在大手笔发展背后的政府债务、征地指标等问题如何解决,佛山是要不紧不慢地走,还是要加快投入新一轮的城市竞争?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我们关键是要在准确研判当前形势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节奏和舞步。即使暂时走得慢一点也无妨,但一定要走得稳,这样才不会走冤枉路和回头路。

  ●坚持走实体经济之路,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方向,这是佛山发展的不竭动力,也得到佛山企业和百姓的认同。佛山继续发展的思路,我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十字状的坐标。在这个坐标上,“先进制造业”是核心,纵向是“人才、城市”,横向是“科技、金融”。

  ●做强做大民营企业,一方面我们要相信企业的自觉性。对于政府来说,要做的就是“解开锁链”、超前策划,研究哪些是不适合经济发展的因素,然后进行改革。

  ●老一代的企业家不一定还要继续在第一线冲杀,他们把接班人培养出来,把财富顺利交给下一代或者是职业经理人来打理,这是更大的智慧。像美的的何享健从企业的日常管理脱出身来后,现在又成立6个孵化项目基金,他都接近70岁了,你觉得他热情小了吗?

  ●佛山企业家包括“企二代”依然拥有强烈的创业血性,他们比我们更懂经济,一旦发现机会,他们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我们要相信他们。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