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凯瑜:台商所擅小格局已鲜能立足
银满投资(北京)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凯瑜。图片来源:中新网 郭思远 摄
【题记】两岸开放交流已经26年,台商一直是两岸交流中的生力军。26年来,台商在大陆一路打拼,成就了无数商海成功的典范。台商创业过程中也包含了人生百味。
随着目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巩固深化期,以及大陆经济转型带来新课题,台商群体的“创富之道”和未来之路值得关注。
有鉴于此,我们以专题报道的方式,围绕“台商‘创富之道’和未来之路”这一主题,以地区分类,对具有指标意义的知名台商台企进行系列采访。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台商创富系列报道之一:冯凯瑜:标新立异的生活 正心正念的人生体悟
作者 郭思远
每个在大陆打拼的台商,背后总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对一个标新立异的女台商来说,她的故事会更加精彩……
冯凯瑜,银满投资(北京)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她就是这么一个女台商。
冯凯瑜在家排行老幺,两个哥哥都比她大十多岁,父亲是1949年随国民党退守台湾的川军高级将领。因为父母年近四十岁得女,她的教育与她两个哥哥截然不同,都是宠着她、惯着她。
冯凯瑜向中新网记者回忆到,30多年前她小学开学第一天,她非要吃着奶嘴去上学(之前,她一直有吃奶嘴的习惯,家人甚至想出在奶嘴上涂辣椒粉的招儿,也没能让她戒掉),父母不让,可倔不过她。当她到班上后,发现所有同学中,只有她一个人胸前还挂奶嘴,感觉囧大了,回家大哭,从此便戒了。
学生时代,她一直调皮捣蛋,但成绩却不俗。在完成本科教育后,去美国留学数年,再回台湾地区任妇联秘书长,开展两岸妇联交流工作。2003年以IBM公司高管身份进入大陆市场,随后,创建自己的投资公司。
为人:知分守信
“我不用名片,这张脸就是名片,名片都是明着骗人的。”这是此次采访之前的某次活动上,中新网记者与冯凯瑜见面时,她极具个性化的自我介绍。
冯凯瑜对中新网记者说,你没拿过领导人的名片吧?当然我不是什么领导人,我认为我啥都不是,这也就无需名片了。一个人要在短时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么是正面的,要么是负面的,一般人取正面居多,负面要扳回需要智慧与实力。总之,她会让人记忆深刻。这就是她的处世哲学,语不惊人死不休。
冯凯瑜跟中新网记者分享了她的一个趣事。她在大陆经常参加一些高规格宴会,其中不乏重要人士出席。一次,在宴会上由人引荐见某重要人士,引荐人介绍:这是小冯。她在旁边端着酒杯,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哈腰敬酒,而是不卑不亢地说:我叫大便。引荐人只好圆场,接着冯凯瑜又说:我是大便,在坐各位几个小时后,吃的东西都“变成”我啦!在座皆笑,尴尬化解,继续觥箸交错。
当然,她在生活中标新立异,也是基于她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她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一定是邪不胜正。只要一个人知分守心,对人以诚相待,一定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标新立异,也只是建立在此基础上。一个人若没有充足的自信,又何以标新立异?
经商:克勤克俭
在冯凯瑜看来,台商在大陆打拼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台商身上有着一种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的精神。
在她看来,台商进入大陆市场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前后,两岸开放初期,当时台湾正处于“亚洲四小龙”时代,是台湾经济发展最好的时候,这时候到大陆来的台商,差不多是在台湾混得不太好的人。
第二阶段是1990年至2000年,这时候到大陆打拼的台商,基本都是实业家,是真正想做一番事业的人。而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现在,这些台商都是一些台湾精英分子,台湾干部居多。
比较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台商,冯凯瑜认为,这两个阶段的人都是在台湾“混不下去了”,才“西进”大陆创业,但这两种情况有很大不同。
冯凯瑜说,“目前进来的(台商)全是精英,因为台湾经济使然‘混不下去了’,在台湾不是要不到饭,而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那种小池子里面实在做不大。台湾连扫街的都不乏是硕士,你能干嘛?矬子里面拔将军,有几个将军呢?
“台湾2300万人口,从30岁到55岁左右,这些中青代的精英分子,大半的人都在大陆。”她说“现在,第一阶段的台商,都很难再混下去了,因为大陆发展太快,所需都是大资本、大市场,台商擅长的小格局,已鲜见能立足了。”
台商现在有钱的富豪,在大陆几乎屈指可数,冯凯瑜如此认为。“从前感觉台商很有钱,为什么?是因为跟贫穷比,看分母是什么,以前分母是一群‘乞丐’,当然比人有钱啊!但祖国大陆现在富有了,已然变成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那台商怎么比呢?”
冯凯瑜说,她自己算是第二阶段到大陆来打拼的台商,但不管哪个阶段过来的,只要能够在大陆立下足的,他们都有一种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的精神,要不在大陆很难生存下来。
谈到自己的投资事业,冯凯瑜说,“我们做资金的人只是对资金负责,我就是要钱‘长大’,你不能让投资方给你的钱越来越少,那还不如放在银行里收利息呢!”
据了解,目前她所融资的项目一般都是5亿起跳,涉及房地产、矿产、环保与文化影视等。2006年,她曾一口气在河南郑州投下两个项目,投资金额达到15亿。
体悟:正心正念
冯凯瑜认为,无论为人做事,最重要是要正心正念,追求一种心灵美。她向中新网记者说:试问谁会跟一个心术不正又华而不实的人相处?与这种人相处,还不整天提心吊胆啊!
冯凯瑜因缘际会信奉佛教。在她看来,佛教的正心正念,是人之所为人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洗涤世间的俗尘,净化众生的心灵,达到一种大爱无情的境界。
一个人的心灵美非常重要。冯凯瑜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活得空虚,甚至因空虚而犯事、吸毒,都是因为精神没有找到寄托,找不到自我,修心要从了解自我、反观心灵,再映照社会。心灵美的影响力,不仅是对自己、对家人,也包括对他人、对社会。
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她对比了两岸青年之间的异同。她认为,未来两岸青年都面临着同样的发展机遇,台湾青年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而大陆青年做事严谨,实干精神强。
她说,青年人责任重大,中国的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世界的未来也是属于中国青年人的。她分析到,现在全世界的眼光都盯着中国,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再往前看三十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的中心。
在采访中,冯凯瑜对中新网记者说,“咱们中国这艘大船是要航向远方的,我们都只是这船上的一个小螺丝钉,试问:如果每个小螺丝钉都不善其尽责,请问这艘大船又何足以航向远方?我只希望在蹬腿闭眼之前,做一件对天对地,对得起国家民族的事,此生足矣!”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