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林昭杰:东莞鞋业与台湾鞋业的现状和未来

2008-06-16 09:31     来源:中国纺织网     编辑:张方翼

  历经20余年的发展,台商在大陆投资已是遍地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如今,台商在大陆投资与发展,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充满着无限的商机。纵观20多年来台商投资的发展变化,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渐多元化,投资层次不断提高,初期以制鞋、塑胶、纺织、金属等传统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世纪80年代,台商投资以地缘、文化更接近的福建省为主;上世纪90年代后对珠江三角地区投资大幅增加,台商制鞋业进入东莞地区,并渐渐成为中国制鞋业的一支主力军。

  在不久前举办的“世界鞋业论坛”上,记者专访了台湾制鞋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林昭杰先生,深入探讨了台湾鞋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

  中国鞋业在世界的地位?

  全世界鞋子需求量每年达130多亿双,而中国大陆生产的鞋子约有100亿双,这100亿里面在中国大陆内销也只有21亿双,这个130亿消费量都在哪里?第一个美国,差不多21亿双,欧盟也21亿双,中国大陆有20亿双,此外印度也占了20亿双,这四个板块就占了80亿双。不管是生产还是消费,中国鞋业在全世界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台湾鞋业与大陆鞋业相比?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台湾出口鞋当中从8亿双开始往下掉,那个时候台湾的出口量占了全球的90%,和现在的中国大陆出口90%有点类似,台湾从出口导向变成进口导向,进口也达到90%。

  台湾鞋业在大陆已经有16年的历史了。是不是中国大陆从现在开始,从出口导向变成进口导向的国家?这也是有可能的。台湾在15、16年前来到中国大陆,是因为当初的劳动成本节节高升,加上台湾台币1:40快速升值。现在大陆面临的问题几乎和16年前的台湾有点类似,但中国市场未来的潜力很大,现在的20亿双按人口比例来算每人只有1.7双,美国现在已经吸收了,吸收了成长就有限了,中国从1.7双升到4、5双,我看3、5年就到了,几乎占了全球鞋子的消费量1/3,这个市场有多大,可想而知了。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