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太多受困扰 台商建议在周边市建转移园区
昨日,东莞市政协副主席刘发枝一行来到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下简称“市台商协会”)开展调研。部分台商反映,目前他们所要缴纳的费用太多,而地方的一些规定又苛刻,加上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人民币贬值等等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很多企业利润已经很少了,一些台商甚至有了搬迁的打算。台商们建议,希望政府出面到东莞周围其他城市建立工业转移园,让台商企业在东莞做成总部或者研发中心。
现状:费用太多困扰台商
座谈会上,台商们反映最多的是税费太多的问题。台商协会将企业所要缴纳的各种费用数量统计了一下,市镇两级所要收的费用竟多达74种。
“我的企业的绿化建设在全亚洲都可以算上非常优秀,但我每年还是要交不少绿化费;我花三四百万购买了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但排污费还是一分钱不少……”昨日,台商协会副会长江清波面对政协调研团时,激动地挥舞着食指说。他表示,以前生意好做的时候,交点费还没什么太大关系,但伴随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仅新劳动法出台后,他的生产成本就增加了30%。再这样下去他害怕自己的企业会撑不住。
“希望政府能考虑台商的经营成本,降低有关的费用,让我们喘口气,这样我们才能有精力考虑产业转型升级的事情。”江清波说。
除了各种费用,一些地方的规定也让台商难受。台商协会执行常务副会长谢庆元说,他的企业生产后多出来不少边角料,按规定他只能将这些边角料卖给指定的回收点。“但实际上市场价要比回收点给出的价格高出好几倍。”
另一名台商则说,他厂里面每天都有大量的油漆桶需要处理,每个桶市场价近两元。“这些桶只能送给指定的厂家,不仅如此,我每年还得多出几十万的处理费。我让厂家计算一下这笔费用是怎么产生的,可人家只说规定是这样。”
建议:政府到外市建工业转移园区
邱全长说,他一家4代都在东莞,非常不愿离开这里。他表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无法避免的,但希望政府能采取一些措施,让台商企业在东莞做成总部或者研发中心,即使工厂搬离了东莞,他们也希望留下。
邱全长说,他的企业完全搬离东莞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他希望政府能在附近找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与当地政府共同开发工业园区,在那里设厂,将东莞的制鞋业等等产业的生产环节转移过去。然后再通过运输网络,将产品运到东莞来销往外地。这样一来,工厂的税收、营业额等还是在东莞,对东莞经济不会造成损害,而企业也能解决招工难的问题,节约的工资成本刚好又抵消了运输费用。
回应:相信政府会保护好企业利益
虽然东莞的投资创业环境在改变,但大部分台商仍然对东莞有很深的感情。台商协会副会长江清波说:“如果一定要离开,我的企业肯定是东莞制鞋业最后离开的一家。”
市政协副主席刘发枝说,台商们反映的问题及意见他们将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反馈给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台商们反映的一些政府机关的不良作风,比如说指定定点的废品回收点等等,相信会得到改正。目前东莞政府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服务,在关注劳工等弱势群体利益的同时,也会关注包括台商在内的企业主,肯定也会保护好企业的利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