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渔农蔡江赐:到海南“先走一步”
在三亚市红沙港内湾,有一片海水养殖池塘,这里繁育着龙胆石斑、老虎斑、青斑、猪麻斑、海利斑、白包公、三刀、红鱼、金鲳等20多个海水养殖的鱼苗品种,它填补了海南乃至大陆许多海水养殖的空白,带动了海南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这是台商蔡江赐先生“比其他台湾渔农先走一步”到海南的成果。
被气候条件优势吸引,“先走一步”到海南
第一次见到蔡江赐先生,令人印象深刻。他皮肤黝黑,眼角布满皱纹;年过半百,说起话来显得精力充沛。
蔡江赐是台湾嘉义人,自小以渔业为生。九十年代,台湾经济下滑,海水养殖行业遭遇“瓶颈”,海水鱼苗90%只得销往大陆,由于两岸没有实现“三通”,运输成本昂贵。1996年,他前往广东、福建、海南等地考察。“领着太太到三亚一逛,立即被这里的自然气候、海水环境优势吸引。这里的气候非常好,同样的技术条件,在三亚,种鱼产卵比台湾还要早两个月。”蔡江赐先生说他很快做出了在三亚投资海水育苗繁殖的决定。
回到台湾,一些朋友听说后表示不理解,认为文化水平不高、很少离开台湾的他,出门创业会很困难,纷纷上门劝说说“没必要”。蔡江赐说:“当时的分析判断,只有比其他台湾渔农先走一步,自已才有出头之日。”说起选择海南投资的经历,蔡江赐面带笑容,对自已当年的先见之明蛮有自豪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