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美食娱乐

港台童星成名背后的困惑

2011-09-02 10:4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程冉

  吴澋滔(人民网 徐蕾 摄)

  超负荷工作不能承受

  在香港和台湾,有许多熟悉的童星面孔,拍广告,演电影,代言活动常常满档。

  在香港,今年14岁的吴澋滔被称为“双料男配角童星”。9岁时,他在2006年电影《父子》中饰演郭富城之子,同年底获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殊荣。翌年2007年在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再下一城,获最佳新人奖及最佳男配角的殊荣。

  成名后的吴澋滔似乎并不喜欢做明星。他10岁时在出席某童装代言活动时,面对媒体非常紧张,以至于现场哭了起来。有记者问他,“你现在会不会感觉很辛苦啊?”一脸倦容的吴澋滔回答“是。”有记者问他想不想再演戏时,吴澋滔摇摇头,老半天才蹦出一句话说自己长大想做个网球手。

  再看台湾,小小彬可谓现今台湾童星的代表。

  小小彬的爸爸小彬彬,小时是台湾知名的童星,曾参演《星星知我心》等剧。2007年出道的小小彬近年来身价也一路暴涨,片酬从刚出道时一集5000元(新台币,下同)调为近3万元,一个月有20万收入,更有不少广告商找上门。

  超负荷的劳动让小小彬“不能承受之重”。2010年,他在某次活动中崩溃得哭出来。台湾劳工部门介入关注,制定“小小彬条款”:以后未满15岁的孩子工作需先向劳工部门报备,违者将重罚。

  学业与演戏相冲突,是童星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最近演出《夜市人生》爆红的台湾童星刘羽谦,由于学校在台中,为了赶戏常请假,曾创下40多天没到学校上课的纪录,校方建议他干脆转学。

  心理落差不能回避

  记者在台湾驻点期间,参加活动中竟然两次遇到小小彬的弟弟迷你彬。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京华城举行的一次某电视台儿童频道的开播活动中,记者看到迷你彬有些疲惫、有些生硬又要努力配合大人表演的样子,十分辛苦。而一次,迷你彬爸爸在访谈中说的一句话更让记者唏嘘:“迷你彬会嫉妒哥哥小小彬比他红,所以我会多照顾弟弟一些。”小小年纪,孩子就有了“红不红”的攀比观念,让人感慨。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在吃青春饭的娱乐圈似乎更是定律。在香港和台湾,出现过许多童星,李小龙、冯宝宝都是童星出身,他们是幸运的,星途一路顺畅。但是有更多的童星被人们无情地遗忘,从明星无奈回归到普通人身份。

  小小彬的父亲小彬彬尽管童年风光无限,但是长大后十分平淡,鲜有作品问世,现在全力支持两个儿子进入娱乐圈。亲身经历了从风光到平淡的心理落差,不知他是否想过,自己的儿子今后是否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不止小小彬的父亲,很多家长似乎也在回避这个问题。台湾7岁的爱子和9岁的兆弦,因参加台湾“早安少女”选拔而进入娱乐圈,以“大小姐”作为团体名称在去年9月发行了第一张专辑。她们发迹于比赛的蹿起,更加带动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比赛的积极性。

  小小年纪就要融进大人的世界,融入商业活动的生意规则,获得金钱报酬的同时却是付出童年快乐的代价。有家长表示,孩子做童星,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经历,是一种锻炼。其实,把握孩子成长中“快乐”与“锻炼”的比重,是家长们更要去思考的问题。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