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观赏春季猛禽过境
春天过境猛禽除了灰面鵟鹰,还有机会看到蛇雕。图片来源:今日新闻
观音山大众化登山步道,走来有点喘却非常快意。图片来源:今日新闻
登上硬汉岭,台北近郊山系、水系风光,尽收眼底。图片来源:今日新闻
中新网4月8日电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本周末的“观音观鹰”活动便将于观音山展开。从关渡、淡水方向临河眺望,最醒目的便是山形如横卧观音的观音山,它是阳明山“火山家族”的一员,是热门的登高健身赏景去处,也是春天观赏过境猛禽的最佳据点。
观音山的鹰群从何而来?大约每年十月鹰群大举南迁过境,其中又以灰面鵟鹰(灰面鹫)最为人熟知。
在大众化的生态观察活动中,最早的赏鹰活动多半聚焦于垦丁公园的社顶公园与满州乡境内山林。每当北方大地进入寒冬之后,大批的鹰群便结队南飞,抵达垦丁地区的时候,约莫在10月10日左右。
隔年春天,这群避冬的猛禽准备返回北方老家,于是再度经过台湾,但中途休息站与南迁时不同,较大的群体选择了中部的八卦山区落脚过夜,因为抵达的日子大约在清明节前后,于是又有人称它们为“清明鸟”,
这群猛禽在彰化休息过后,下一站便抵达北部的观音山区,因为此处是横越海峡之前最后的“休息站”,养精蓄锐之后,隔天便继续北飞的返乡路。
想要在观音山赏鹰的游客,最好在上午抵达,站在空旷、视野良好的地方,通常都会有机会看到壮观的“起鹰”美景。所谓“起鹰”就是鹰群会等待地面温度升高之际,借着上升气流盘旋起飞、翱翔,就像大海里的鱼会顺着洋流前进一般,可以节省体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观音山海拔不高,最高的硬汉岭约为616公尺,但山系却连接了18座大小山峰,山区步道如网络般四通八达,为台北县市近郊热门的健行登山去处。
登临观音山共有6条登山步道,分别是福隆山、牛港棱、硬汉岭、占山、枫柜斗湖及牛寮埔登山步道。其中硬汉岭步道分为主线和副线,主线由凌云禅寺旁进入,副线则从观音山旅游服务中心后方进,虽然行程较短,坡度却较陡峭。每一条都有特色,沿途或是竹林石阶,或是老宅小庙,景致各有风采,山风吹拂徐徐,鸟鸣啾啾不绝,宜人舒畅。
硬汉岭最大众化的路线是从五股的观音山公车站牌出发,循步阶先经过九玄宫,继续直上凌云寺。首先抵达的凌云寺通常以凌云古寺区别新建的凌云禅寺。古寺又俗称“内岩”,为观音山两大古刹,另一则为“外岩”的西云岩寺。
凌云古寺初建年代可推至清乾隆4年,维持著简朴古拙的风貌,庭院宽敞、老树苍劲,相较于庙体恢弘的新寺凌云禅寺,越显古意盎然。
古寺往上走不远,即可抵达新寺,假日经常聚集外出游玩的民众,也是友人相约最明显的标的点。
凌云禅寺后方,继续踩着步阶往上,大约1小时可爬上硬汉岭。步阶铺设完好,放松心情漫步,老少皆可胜任。看见硬汉岭的牌楼,便几近登顶。“走路要找难路走,挑担要拣重担挑”,对联书写着好大的气魄,姑且不论走的是哪条路径、难度是否达到对联标准,总算也爬上了观音山的最顶点了。
凭栏眺望,淡水河沿线两岸风光,从高耸楼宇迷蒙的台北、身形优美的关渡桥、淡水八里间的班班渡船与观光船,到八里污水处理厂、十三行博物馆、台北港,尽收眼底,曾经近身接触过的聚落、河岸,更在拉高位置后,得以全览其地形、地貌,如阅读一幅立体的地图,比起课堂、书房内更加印象深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