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录像带岁月
童年,打从家里有了第一台录放机,我就成了小小影痴,两眼像无底洞,紧盯屏幕,大量吞食电影。那是录像带全盛时期,每隔几天我便抓着一个大袋子进出录像带店,有模有样为家人张罗精神生活,连店老板也对我啧啧称奇:“这小孩未免也太早熟了。”
我对录像带的眷恋,直到光盘片崛起,慢慢受到动摇,刚开始很好奇一片光盘里要如何容纳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对一片动辄近千元的DVD,我亦望之却步,暗暗欣慰自己还拥有录像带。但,无可避免,在DVD日益普及而趋向平价后,笨重的录像带,终究失去了魅力。家里那堆收藏已久的片子,沦为弃之可惜、不知该如何处置的上世纪骨董,只适合放进时光胶囊,深深埋藏。小时候我因录像带而时髦,如今录像带却让我显得落后而尴尬了。
前几年欢欢喜喜从“国”外买回一堆DVD,才知道原来DVD也分区码,三区播放器无法使用一区光盘。一时束手无策,感叹自己真不够进入状况。
此外,一些老片因为缺乏商业价值,DVD的发行遥遥无期,注定要与新世代影痴绝缘。有时网友问我说:“你怎么会看过那部电影?那部片超难找的。”我不免要得意一下,自己参与过录像带最辉煌的时期,那磁带急速转动的声音,还挺令人怀念的。
(摘自台湾《联合报》网站 作者:保温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