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美食娱乐

当季各式各样流行火锅大比拼

2009-11-09 10:28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编辑:张蕾

  寒冷季节,没什么能比热腾腾的火锅带给人们更多暖意了。其实,“火锅”二字源于重庆和四川等地,在广东则称为“打边炉”,在北京一带叫做“涮锅”。根据汤底、涮料、蘸料的不同,各有各的特点。本期我们请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何计国、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宋新,为大家点评各大火锅的精髓之处。 最早的火锅是什么样的?

老北京火锅 锅底热量低

  涮菜要按“肉-菜-肉”的顺序

  在北京,提起“涮羊肉”,几乎人尽皆知。因为这道佳肴吃法简便、味道鲜美,所以深受欢迎。

  汤底:涮羊肉的锅底比之重庆火锅简单很多,可用清汤,也可在清水中加入姜片、葱段、枸杞、红枣等制成,用铜质火锅才最正宗。涮羊肉需要突出羊肉的鲜,因此锅底决不可喧宾夺主。

  涮料:以羊肉为主,配以冻豆腐、大白菜、粉丝等菜肴。羊肉最好的部位是“黄瓜条”。将羊肉用手工切成非常薄的片,或者将羊肉冷冻后用机器切片。此外,各家店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盘羊肉一般是四两。

  调料:传统的小料主要由麻酱、韭菜花、辣椒油、芝麻、葱花、香菜调拌而成,以麻酱的香衬托羊肉的鲜。

  点评:老北京涮肉的“清水”锅底无疑是非常健康的,因为不会给食物带来额外的热量,也方便家庭制作,所以到了冬天,很多北方人都会自己在家涮肉吃。出于口感考虑,人们一般选择半肥半瘦的羊肉,因此脂肪含量较高。此外,吃涮羊肉不像吃其他炒菜,可以用盘子、碗明确看到自己的食量,因此八九成人都会吃超标。一般来说,一人一餐二两羊肉即可,再搭配菌类、蔬菜、面条、烧饼等就比较均衡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人习惯先肉后菜,但是在涮完大量的羊肉后,汤中的脂肪含量也会变得很高。因此,最好的方式是边涮菜边涮肉,或者采取“肉—菜—肉”的顺序,先涮一小部分肉为汤增加些风味,然后涮菜类,最后再涮一些肉,这样还能起到控制食量的作用。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