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把事物画小一点不可以吗

时间:2012-05-30 10:0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喜欢足球的志俊和景元说好要画踢球的场景,他们画了守门员和队长,以及各自喜欢的足球运动员,画出了整个足球场的场景。还顺便讨论了一下和爸爸一起看世界杯时的感受,回忆了一些经典的瞬间。没想到这两个小屁孩竟然知道不少足球明星的名字,下页是志俊和景元一边聊天一边画出的足球场。一眼就可以看出志俊画的人物比较大,景元画的人很小。

  在父母担心的常见问题之中,孩子画的事物个头太小是其中之一。看到某个孩子画的图中每个事物都很大,会不禁赞叹:“哇,你画得真大气啊,为什么我们家孩子画得这么小呢?”那些画出大图的孩子的家长通常不会反过来担心自己孩子画的个体太大,为什么呢?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可以通过一个人画出的东西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画的个体较大的孩子对待生活态度积极、性格大方;画出的事物个体小的孩子心胸狭窄、小气、没有自信心,所以父母才会产生这样的担心。但是书上的内容不一定全对,不可能完完全全地适用于每一个孩子。景元上课的时候很积极,想象力也很丰富,是个很有自己主见的孩子。图画中的个体虽小,但每个个体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在一张图里要说明很多东西,所以只能画小,因为要表达的内容太丰富了。一个平时和朋友们相处和谐、活泼主动的孩子,只凭这一点就断定他是个消极的孩子,您不觉得这样的判断依据完全没有道理可言吗?

  再来看看景元的作品是要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吧。图中各个选手的特征都很明显,足球场各个角落也分别安置了不同角色的选手。

  有被抢了球以后生气的选手;胳膊上绑黄带的队长;护送受伤人员出去的穿黑色服装的工作人员,描绘的场景非常细致。

  如果一开始就给孩子一张很大的纸让他画画,他可能会觉得有些困难,但是很快就会习惯。只是不要强迫他画大,更不要给他灌输画得小就不对的错误观点。画那种个体很小,带有很多故事的图画只是一种习惯而已。

  父母不要因此而着急,看着孩子的图画听他说说其中蕴含的故事吧。其实,也有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心,又能让孩子画大图的方法,那就是妈妈陪孩子一起画。如果妈妈说:“我要画一个巨人,你看,是不是害怕啦?”那么孩子就会说:“我才不怕呢,我要画一个比他更大的巨人!”不用批评不用指教,孩子自己就去画大图了。如果直接说:“为什么画得这样小?你就不能画大一点吗?”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伤害。阻碍孩子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责,孩子听到这样的批评就会想“我画的是错的”、“我只能画小图”。不管孩子画的图好还是不好,都希望得到自己父母的认可。因此先表扬孩子画得好的部分,可以再补充一句:“如果这个画得再大一点,那么就更帅啦!”孩子会很有信心地画出更大的一幅画展现在父母面前。

  图画中的个体画得太小,上颜色时会把轮廓弄模糊,如果孩子突然不喜欢上颜色了,就要观察是不是上色的过程中,之前的线条受损了。刚开始会上几次颜色,如果发现上颜色以后图画变得不好看了,孩子会觉得上颜色很讨厌,之后就不喜欢上颜色啦。

  如果孩子的图画在上颜色时出现了问题,也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从此以后不喜欢上颜色而表现得忧心忡忡,可以对孩子说:“你这个部分画得很好,但是上颜色的时候有些问题啊,下次妈妈陪你画,妈妈帮你好不好?”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安下心来。父母还可以为孩子定一些小框架,如果孩子的图里既没有什么故事,还画得很小,千万不能说“不能这样做”、“你错啦”这类伤害孩子的话,有时候孩子心灵受伤后反而会画得更小。这样的孩子上课时会常看老师的眼色,只想着:“是不是又说我画错了呢,是说我画的太小了吧。”已经失去自信心的孩子最容易看老师的脸色,经常担心被别人批评。父母在发现问题时,不要先担心孩子,应该先看看自己的教育方法有没有错误。

  之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刚来美术学校的6岁孩子,那天的课堂任务是画花瓶和花,他把花瓶画得很小,而且画在了纸张的下方,花朵都密密麻麻地画在花瓶附近。老师说:“民智啊,花在花瓶上面,如果都塞在花瓶里面的话,会不会被水给淹了啊?”提醒孩子时,要注意以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为前提。但是民智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画画。因为是美术学校的新生,老师也没有多说什么,虽然形态偏小,但是整体画得还不错。老师又说:“民智啊,你画的花很好看,我们也想看看啊,你能不能画在上面让其他同学看看啊?”民智听到这样的话,开始画得很大。下课以后妈妈看了孩子的作品说:“我还以为今天也画得很小呢,真是意外啊。”民智的妈妈一直把民智看做“不会画大图的孩子”。对民智来说最信任的人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有缺点,会引发严重的问题。无心说出来的一句话可能深深伤害了孩子,把孩子变成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如果孩子没有其他问题,不要单凭画的图像有点小就断定孩子是问题儿童。

  读完《格列佛游记》以后再画画,好不好

  如果你的孩子画的画太小就让他画巨人,如果画得太大就让他画小人国。如果把巨人和主题结合在一起,孩子会为了突显巨人的身形而把它画得很大。相反,如果画小人国居民就会画得很小,孩子也懂得对比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主题设定,就会很自然地画出大小适中的事物,还可以了解如何安排整个场面,巨人、小人、孩子、蚂蚁、大象,将这些个体差距较大的事物进行比较,对画画很有帮助。

  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吧!

  阿尔修特和哈特比特曾经说过,可以通过孩子图画的大小和具体位置来分析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很大:有自信心,有进取心,积极;

  很小:小心,不安,有自卑感,自制力强;

  适当:圆满,理智,有组织性、主体性。

  但是理论未必就是真理,理论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而且这些理论多是用于研究犯罪心理,或是一些情绪有问题、情绪异常的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上是针对那些不太正常的人群,主要用于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儿童。如果我们的孩子和朋友相处融洽,成长健康,硬要把他认定为奇怪的孩子,那就是父母的问题了,把不适当的理论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