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始源和敏修喜欢和朋友们玩耍,因此经常画和朋友一起的场景。但是明明每个人都在做不同的动作,画出来的人却都看着前面。为什么始源和敏修画人的时候都只画正面呢,是不会画侧面吗?
这次老师要求孩子们看着自己画。252页的图虽然画得并不是很好看,但是画出了鼻子的形状,第一次就能抓住重点,表现得很不错。敏修说画鼻子最难,始源说边看边画还可以,如果没有可供参考的实物或资料就难了。始源和敏修都没有注意过人的侧脸,更没有仔细观察过。
无论是和朋友们交谈,还是看爸爸妈妈,或是看镜子,看的都是正面,所以画出来的也都是正面。其实,观察人侧脸的机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因此,拿起笔来就只会习惯性地画人的正面。为了让孩子们观察到人的各个角度,可以给孩子们看侧面、低头的样子、抬头的样子,然后让他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来。
了解了人的各个角度,孩子才能自信地描绘出各种形态、各种活动。孩子如果一直画正面,就刻意让他观察后面、前面、侧面等多种角度,父母或老师可以让孩子通过观察自己的脸来画画。我们每天会看到很多人,每个人的面孔都各具特色,但是要求画出来时,即使是每天见面的爸爸妈妈,竟然也想不起长成什么样子。
如果孩子反对画人固定的一种形态,可以让他观察人在移动时的各个形态,一定要耐心哦!父母给孩子做示范比孩子只面对书本学习的效果更好,关键是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学习起来更有兴趣。
下页的图是老师先让孩子们观察自己的脸,再画出来的作品。始源现在可以画出打棒球的各种人物,敏修也一样,画得很轻松。
孩子要画玩具或者漫画主人公的时候,该怎么指导
孩子们经常画自己的玩具或者漫画主人公,是因为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最亲切,也因为这些东西很可爱。但是实际人物和漫画形象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们漫画画得很好,但是一旦要求描绘每天见面的朋友、父母,反而觉得无从下手。如果想让孩子自然地画出实景实物,就要让孩子平时多观察多积累。
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吧!
心理学家格蒂那夫曾经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累积、视觉能力的发展,孩子的绘画水平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凭记忆画画是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因此必须依靠回忆,要有值得回忆的东西。相反,如果没有值得回忆的东西,没有充分的信息和情报,就无法适当地表现某一事物。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为什么我的孩子画出的图没有距离感呢?”“为什么画出的东西总是排成一排呢?”家长可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其实,让孩子把有趣复杂的想象表现在纸上可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情。画画时描绘出空间感,可以体现出思维的逻辑性。空间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空空的地方。要在那里放置自己的故事,不仅有远近,还有重叠,这么复杂的东西要怎样在平面纸张上表达出来呢?让孩子认识空间的多样性和空间的结构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表现出立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