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一章

时间:2012-11-26 1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第一章

  仿佛热浪中蒸腾而起的一个幻象,他沿着我家门外那条蜿蜒的土路, 徒步而来。我在门廊背阴的地方注视着。

  一九六六年七月那个炎热的夏日,我十四岁,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十五岁了。身后绞机里的水就快排完了,我倚在门廊边上,在太阳下眯缝着双眼。外面院子里,刚洗好的衣物纹丝不动地耷拉在横跨整个院子的三条晒衣绳上。

  床单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白得刺眼,倒给我家一溜儿整齐晾挂在那儿的各色衣物当了背景。妈妈嘴里满是衣夹,背对门口站在木制的防水台上。她俯身从柳条洗衣篮里拉出一件斜纹粗布衬衫,哗的一声,用力将湿漉漉的衣服抖开,然后夹在晒衣绳上。那天,妈妈看起来与往常不太一样。在洗衣日里,她通常是用一块方巾拢住头发,然后在额头处打个结。那天下午,她却用发卡和梳子绾住秀发,顽皮的金色发卷和细碎的发丝散落在脸庞和颈项上。当然还不止这些。她那天看起来心神不宁,甚至脸颊绯红。我肯定她在脸上抹了些雅芳胭脂。早些时候,她把哥哥们的牛仔裤丢进绞衣机里洗时,发现我在偷偷打量她。 

  “唉,这天真够热的。”她说道,接着向后拢了拢头发,把它们夹在耳后。

  妈妈正忙着把最后一批洗好的衣物晾起来,无暇顾及外面路上的情况,所以是我先看到了他。他从牧场边的弯道上绕出来,跨过护牛栏,穿过影影绰绰的白杨林荫,然后又走到白花花的日光下。他一边肩上挎着粗呢大包,另一边挂着个黑色的东西。等他走近了,我才看清那是个吉他盒。随着他不紧不慢的步伐,盒子在他身后晃荡着。

  “嬉皮士”在我的词汇表里可是个新词,一个外国词。它指的是那群奇装异服、高举“做爱不作战”和平标语游行的美国人;一群把花朵插在防暴警察枪管里的反越战示威者;它还意味着一群逃兵役的家伙。我们农场南边是绵延一英里半的边境线。有传言说,他们中有些人从那儿越境跑到加拿大来。谣传而已。于我来说,除了这些谣传,他们不过是山谷地区信号时断时续的电视里出现的模糊图像。现实生活中,我还从未见过一个真的嬉皮士,直到此时此刻。

  “怎么了?”妈妈的声音将我从恍惚中惊醒。她从洗衣台那边走进来,把空的洗衣篮递给我。我还没吭声,她就转身看向大路。这时,我们的牧犬巴迪昂着头,嗖地一下从平时午后打盹的门廊台阶下冲了出去,宛如一团模糊不清、黑白相间的影子。这只边境牧犬越过尖桩篱笆,飞奔至牲口棚那边,发出一声已然迟了的警告。

  “巴迪!”妈妈冲着它喊了一声。而那个长发的陌生人已经屈膝跪在路边,轻声地安抚着对他咆哮的牧犬。不一会儿,他站起身,跟巴迪一起继续往院子这边走来。他在围栏外对我们微笑,任由我们的狗舔他的手掌。妈妈也对他笑了笑,抚平有些潮湿的围裙,下台阶朝他走去。我迟疑了一下就放下洗衣篮,也跟了上去。我在门口见到了他。

  妈妈在等他。

  她没料到的是,她等来的是如冷风般的一段辛酸。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