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台商杂志&网络

“机遇、挑战与趋势” 为两岸中小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2011-11-18 10:52     来源:台商     编辑:王思羽

  在当前形势下台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怎样的挑战?其中又蕴含哪些机遇?企业该如何把握住未来发展趋势?

  在一波接一波全球性经济危机冲击下,在整个营商大环境发生质的改变的情况下,在两岸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的状况下,在大陆积极鼓励内需的政策推动下,台资中小企业应如何因应新的局势?台资中小企业与大陆中小企业有哪些合作空间?

  由《台商》杂志社主办、华英汇承办、台湾城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招商银行、台尚食品赞助的“《台商》论坛 ——机遇、挑战与趋势”活动于2011年10月20日在上海市金钱豹大酒店隆重举行,论坛包括“长三角经营情况的变迁与企业的策略调整”、“防范财务银行开启节税空间”、“招商银行牵手华英汇助力中小企业走向卓越”等议题,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与应对、微观实务操作之财务税务、企业融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剖,使与会的近300位中小企业主获益匪浅,深赞该平台对服务两岸中小企业发展所尽的心力。

  早在几年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与大陆台商会长们座谈时就强调,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不能只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吴仪副总理所强调“低头拉车”,就是台资企业大都对埋头经营自己的企业十分用心,很多企业老板缺少「抬头看路」的习惯。所谓“抬头看路”,就是要认清国际国内客观形势发展大势,清楚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了解周边环境演变的形势,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潮流”、跟随“趋势”、面对“挑战”。由上海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执行主任盛九元博士主讲的“长三角经营环境的变迁与企业策略的调整”,不仅深入剖析了长三角经营环境发生的变迁——全球次贷危机之后的经济增长缓慢、ECFA的签署、长三角区域总体发展全新规划,而且也详细介绍了大陆出台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台资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且从多个层面分析台资企业在新环境下的策略选择和因应之道。

  对大陆台商及台湾经济已经有16年研究经验的盛博士认为,积累了20多年发展经验的大陆台商,目前主要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大问题:
  ●政策环境变化大(劳动力、融资、土地使用等),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缺乏必要的协作关系,孤军作战者多,难以因应客观局势变化;
  ●核心竞争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逐渐弱化的现象十分明显;
  ●企业或产品定位不准确,区位选择失误。

  对此,盛九元博士根据他们对若干台资企业调查所总结的经验认为,台资企业若要改变现有的劣势,必须积极应对,其中包括:
  对策一
  以人为本、以专业为本、以政策导向为本;
  对策二
  依靠政府、依靠组织、依靠法律;
  对策三
  不论北上(环渤海湾),还是西进(西部地区),或是跃居中部,都是「只有上进,才能钱进」。
  盛博士给出了台商在新形势下的策略选择与因应之道:
  ① 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新调整,坚持数字化与全球运筹;
  ② 两岸产业合作面临新问题,进行项目选择与定位调整;
  ③ 长三角台商面临新环境 ,坚持服务业化与高附加值化;
  ④ 了解人才竞争与政策弱化是台商转型升级的新瓶颈。

  无论是台资企业,还是陆资企业,如果不能“抬头看清道路”,就有可能会“误入歧途”或者掉入沟壑。当然,并不是每个能看清道路的企业都能发展的一帆风顺,作为企业主,特别是中小企业主,在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在市场占有不足、缺乏品牌和通路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异军突起?如何才能以小博大?上海维恩佳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高级会计师、英国国际注册会计师林航先生和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中小企业部的总经理助理郭纲先生分别从中小企业主最为关心的财务税收面和金融面给出了积极建议,两位专家认为,很多中小企业因为本身资源匮乏,再加上对政策、法律等政府政策资源的缺乏,使得企业发展更加步履维艰。他们认为,中小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在借力使力的情况下,才能更快地发展。

  林航先生认为,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对政策或法规不甚了解,致使企业在一步步走向灾难时而不知,他一一列举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计核算存在的十大隐患:
  ① 销售收入不确认、不认账;
  ② 对企业经营亏损还要缴纳所得税不理解或不满;
  ③ 营业收入不分性质,导致多缴税;
  ④ 随意改变成本核算方式;
  ⑤ 不按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
  ⑥ 财务人员变动,会计核算前后不一致;
  ⑦ 受知情人员的胁迫;
  ⑧ 害怕与税务稽查人员打交道;
  ⑨ 财税法律法规知晓甚少;
  ⑩ 不知如何利用亏损进行纳税筹划。

  与会很多企业主听完林航先生对“十大隐患”娓娓道来的解析,大有豁然开朗之感,绝大多数企业主对如上这些致命的财务隐患不清不楚,甚至一直有“无知”而“无畏”的现象。
林航先生认为,对企业来说,财务和会计完全是两个概念,两者处理的内容也完全不一样。财务是金融概念,承担企业筹划运筹资金的功能;会计只是负责企业账务,厘清企业管理成本和漏洞,两者直接关系到企业税赋是否合理。

  在一一解读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十大隐患”后,林航先生也为企业如何防范这些隐患做出了如下建议:
  ●企业要了解应纳税的税种;
  ●要充分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消除隐患必重视财务预算和控制执行力、加强现金流管理、完善预算支出的控制。
林航先生最后还对企业如何筹划节税给出高招:
  ●利用各税种之间的差异,来分类节税;
  ●充分运用优惠政策来节税;
  ●合理地增加费用支出以及规范成本的换算。

  大凡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痛——那就是资金问题。资金不仅是很多小企业的血脉,而且直接制约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来自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中小企业部的总经理助理郭纲先生认为,中小企业缺乏资金纵然是普遍现象,但并不表示中小企业与银行资金绝缘,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中小企业对银行业务的不熟悉,或者对银行放贷的条件不了解,而不敢向银行申请。

  他在所作的“招商银行牵手华英汇 助力中小企业走向卓越”的演讲中指出,招商银行针对目前的融资困难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全新的合作思路——“因您而变”的服务之道。

  首先是资源互享。华英汇为企业提供招商银行金融服务信息,积极帮助会内的中小企业获得来自政府、银行、券商等机构在内的各种扶持信息,并第一时间向招行推荐具有金融需求的中小企业,并根据互动进度,对进入改制辅导期、拟上市、新入协会企业优先向招行推荐。招行为华英汇推荐的优质中小企业设立意向性专项授信额度,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分行、小贷中心两个机构的协同效应,优先审批、优先发放、给予优惠贷款条件和优惠利率,大胆给予准“信用贷款”。

  其次,招行与华英汇建立联系人制度,每季度定期会晤或不定期召开碰头会,定期参与华英汇金融服务工作会议,积极参与会内举办的各种互动活动,相互通报中小企业发展状况、金融服务需求、业务拓展进度等各类信息,制定年度合作计划。利用双方各自在企业引导和金融服务上的优势,华英汇将通过讲座、沙龙、拓展、培训、上门走访、宣传数据等各种方式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者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者的金融服务运用能力,拓展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视野。

  《台商》论坛还邀请了台湾城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蔡文杰董事长就如何进行资源整合,与大家共同分享经验,华英汇召集人、上海御宗律师事务所的首席顾问谢宗明先生也紧紧围绕此次论坛的主题「机遇、挑战与趋势」作了发言,表示企业只有充分整合好身边的资源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同时,企业的内修十分重要,面临宏观政策的调整,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应对之道。

  《台商》论坛的主持人、上海亚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树先生,也以自己在大陆十多年的奋斗经历与大家共勉。他指出,《台商》论坛对于两岸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并且非常有效的一个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它所带来的信息不仅包括宏观层面的政策走向、政府的调控引导信息,同时还包含了微观层面上企业最关心的议题,比如融资、客户拓展、价格变化等议题。只有统领宏观,兼顾微观,才能为企业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指出一条光明之路。

  论坛的主办方,《台商》杂志社长兼总编辑李晓庄先生希望该平台能为两岸中小企业的携手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希望透过资源整合让所有参加该平台的两岸中小企业能从中获益。(周峰、李智卓)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