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台商杂志&网络

陈文茜:“台独”没有条件

2011-08-17 09:51     来源:台商杂志     编辑:程冉

  文|张萌(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 研究生)

  2011年4月19日晚,台湾著名媒体人陈文茜做客南京大学的趋势科技文化论坛,向南大学子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在演讲中,她主要关注了地球的气候变化、中美经济实力的变化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亲切中透着辛辣,展现了她灵活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既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也有对当代世界的横向比较观;既有对年青学子的期许,也有对年青一代将来面对环保问题的忧虑。而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她充满了乐观。

  一、地球的温度:±2°C

  陈文茜在演讲前,先给在场的学生们播放了她自制的《±2°C纪录片——台湾必须面对的真相》,然后围绕地球气候的变化切入主题。陈文茜说,1990年是地球和人的关系发生改变的一年,此后1998年长江发生洪水,到现今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贵州干旱、洞庭湖干旱、美国两天内50个龙卷风……世界气候极端现象已经频繁到连新闻都来不及播报。专家预测,2020~2030年间的某一个夏天,地球北极的冰川和格陵兰上层的冰层会全面融化,世界各地的海平面和温度不断攀升,导致南极融冰的发生,届时人类的生存状况将十分严峻。未来如果海平面上升,最严重、最危险的区域是法国罗讷河出口的地方,其次荷兰有1/3的国土会被淹没,英国的泰晤士河、伦敦城会被去掉一半。依靠航海贸易而崛起的城市,例如上海,将会首当其冲地面对灾难的挑战,大海给了她们机会,她们也会因为大海而被吞没。

  陈文茜说,现在的年青一代站在了中国历史的中轴在线,是最幸运的一代,面对很多机遇。但是2030年,当他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这些年青的一代也将迎来生命中的拐点,经受严峻的考验。陈文茜说,「这次侵略你们的不叫八国联军,而叫做全球的气候变迁。”时下各类“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自然灾害不绝于耳,专家说,汶川大地震是100年才会遇到一次的地震,日本宫城海啸要300年才会遇到一次……但这些灾害都不幸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由此,陈文茜十分担心现在的年青一代长大后,中国会是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会是什么样的?

  面对环境问题,陈文茜有些自嘲又有些戏谑地说,“老”,在未来世界恰恰是一种幸福指数,它意味着不需要太严峻地面对气候变迁的问题,而年青在现在不是本钱,它是一个危险指数。只有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人类才能更持久地生存,所以陈文茜呼吁人们要支持新能源政策,尤其是南京大学的同学们,希望他们能在新能源的研发上做出贡献,以此来看世界的改变。

  她说,哥本哈根大会后,世界上对于哥本哈根的减排承诺有深刻体验的国家,除了少数欧洲国家之外,就是中国大陆,这是由于中国大陆自身面临了较为严峻的生态困难。陈文茜呼吁,“如果中国还有梦,年青的一代还有梦,对中国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远见,就是中国的煤”,投资和发展清洁煤的技术。与石油、天然气不同,煤作为能源的世界储量还有两百年,当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时,煤将会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现今煤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排碳量太高,但这是可以解决的,只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造价太高。陈文茜认为,中国大陆的煤全世界产量第一,如果中国愿意为清洁煤的技术做非常大的科技投资,就会获得非常大的财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就会变成“煤老板”,即现在所谓的“沙特”。与此同时,世界二氧化碳、气候等问题虽然还会持续,但至少不会恶化。

  二、中国必定超越挥霍的美国

  “再过20年,中国会不会超越美国?”陈文茜表示,很多美国人自己认为,2030年美国将不再是美国。1830年以前,世界贸易处于相对均衡状态,中国贸易占世界的20%左右,阿拉伯世界也占20%左右,直到大英帝国的出现,才改变了世界贸易的均衡状态。“到了2030年不是中国超越美国,而是全世界的经济回到一个均衡的状况”,2008年的金融危机没有1929年的大危机破坏力强,也是因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并非美国一枝独秀,全球的贸易正在回到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到了2030年“不是中国会变得很好,而是美国会变得很糟,美国会自己摧毁自己”,金融海啸就是很好的例子,它是美国人不断挥霍的结果,却让全世界为其买单。

  2008年以前没有真正的G20,中国被认为是“廉价的制造者”,无法参加世界上的重要会议。金融海啸后,美国政府委托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组成经济学家智库,以解决金融海啸造成的全球经济大衰退。斯蒂格利茨提出报告,认为全世界过去由西方主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因为这些西方国家在金融海啸中都是危机重灾区,所以必须用G20取代G7,以解决全球问题。2009年4月,G20在伦敦召开了高峰会议,许多过去被西方国家漠视的发展中国家也成为会议的重要一员,人类历史从西方走到了G20,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在回答中国会不会超越美国这个问题时,陈文茜说,“我不知道中国能不能超越美国,但是美国绝对无法超越她自己,她只会往下走,因为美国有自我毁灭的倾向。」陈文茜认为,“当一个国家像美国一样觉得自己一定是永远的强国、理所当然的帝国,她就真的会衰落下去;当一个国家不断地批判自己,而且看到她的不足,每天在想自己还输别人什么、该学习人家什么,就会越来越好。”以上海世博为例,上海市长说过,上海世博不是想向世界展现什么,而是要向世界学习,因为中国和世界的差距还很大。所以上海世博是给中国人自己看的,尤其是给各省的领导、校长、各区的人看的,希望他们更多地了解绿色科技、了解外部世界。

  所以,中国和美国在心态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陈文茜调侃道,“美国很像台湾的小马哥,英俊、形象良好、自我感觉更好,而中国大陆觉得自己是个丑八怪。」中国大陆会崛起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一代的中国领导人知道,中国等了两百年才等到这个机会,我们不能失去她。如果中国大陆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每天检讨自己,扛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中国是可以爬起来的;如果美国依然像现在这样挥霍,美国当然会失去她的机会,就像18世纪的中国乾隆皇帝在盛世时期把中国的未来葬送掉一样。

  三、大陆现在的年青人是幸运的一代

  陈文茜认为,现在的年青一代生在中国大陆何其有幸,而现在台湾的年青人何其不幸。因为台湾经济已经过了高速发展的年代,经济成长开始减缓,这是符合经济发展定律的。1985年台湾的经济增长率是12%,现在不足4%,而现在的大陆年青人赶上了经济双位数字成长时代,面临了更多的机遇,是十分幸运的。陈文茜感叹,“大陆年青人有现在的时代,是前辈等了两百年都等不到的机会」,她寄语大陆的年青人,“年青的时候任何的尝试、任何的学习都不是平白无故的。我学了那么多、经历那么多事,就是要完成一部纪录片,看到世界会往哪里走、人类会怎么改变、地球将要如何,如何用更深刻的历史的纵深往前看、往后看、往自己身上看,找出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定位。”年青人需要多尝试,多经历,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四、“台独”没有条件

  面对来自台湾的著名媒体人,南大学子自然十分关心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当被问到“台湾会不会统一”这个敏感问题时,陈文茜从容地说,台湾和大陆之间的关系是由大陆决定的,不是由台湾决定的。台湾没有任何的国际空间,也没有任何一个民主进步党人当上台湾领导者后有任何国际空间让其宣布”台独”,所以“没有‘台独’这件事,只有‘台独’的口号、‘台独’的选举诉求、‘台独’的文章论述,没有实践‘台独’的这件事。”她认为,两岸能不能统一也是由大陆决定的,如果大陆经济一直崛起、言论自由、政治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各方面越来越好,统一就不会太遥远。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