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包机开通 为宁台产业对接提供机遇
从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南京开始,宁台两地就开始了经贸交流合作。南京市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赵再飞在接受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年来,南京吸引和利用台资逐年增长。目前全市共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近2600个,合同利用台资额累计高达55.7亿美元,实际利用达到27.2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市批准的外资总量的16.5%和16.3%。投资领域涉及近30个行业。
两地包机开通,是双方多年来热切期盼的结果,也是两地经贸合作的历史性机遇。抓住两地包机开通的机遇,南京将把吸引台资的重点放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南京可以积极开展与台湾IC产业的合作,吸引一些尚未在大陆投资的企业,有效带动上下游的众多相关产业,弥补南京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缺陷;在平板显示产业方面,统宝光电、瀚宇彩欣等台湾知名企业已落户南京,可以充分利用其良好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台商前来投资;在汽车制造业方面,南京将围绕福特、长安、名爵等项目,大力引进台资企业为之配套,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在石油化工产业方面,将以化工园为依托,瞄准台湾石化工会及台聚、台塑等石化企业,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层次高、产业关联度强的石化大项目。此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将是鼓励和吸引台商来宁投资的重点。
服务业是带动台湾经济增长、吸收岛内就业的主导产业,占台湾GDP的比重近70%。包机开通后,宁台两地在服务业的各个方面,都可有进一步的合作。
赵再飞透露,南京拟在江北规划一个新的台湾科技产业园,新的产业园区拟与台湾的有关企业、行业工会联手打造。同时,南京已有的产业园也将与台湾的产业园进行对接,对接方案也已开始酝酿。对接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习并引进台湾先进的园区管理模式和理念,并移植到南京的产业园区。
加快与台湾行业工会的对接,也是加速两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南京可以邀请台湾相关的行业工会来宁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展示中心等,并可以通过行业工会牵头,组织宁台两地的产业对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