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台湾特色区——台商对南京的建议
“很多台湾人渴望到大陆发展,也包括南京。”采访中,不少在南京的台湾商人这样告诉记者。但针对南京的投资环境,南京该如何吸引并留住台湾商人等问题,在宁台湾商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投资环境还要优化
南京1912茶客老站的老板刘杰给记者对比了一个数据:目前在苏州的台湾商人有两三万人,而南京的台商只有3000人左右,相当于10:1。“这样的数据不得不引起南京的重视,南京也不得不好好反思,为什么更多的台湾商人愿意选择苏州呢?”刘杰解释说,商人选择城市,首要便是考察这个城市的投资环境。
正是苏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优惠的招商政策让更多的台湾商人选择落户苏州。事实上,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州,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江淮平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且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享有“绿城”之誉。
在南京待了15年的刘杰亲身感受到南京投资环境的进步,特别是法律环境的改善。但在他看来,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如“公公婆婆”太多,乱处罚、乱收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如果这些问题不改善,也许商机还是很难抓住。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在他看来,服务型政府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记者了解到,南京以往在“中国大陆投资环境和风险调查报告”的排名,一般都是在22到30之间,2004年南京市的排名是23名,而2005年南京的排名一跃而为18。不少台湾商人表示,南京在今后还有相当大的投资发展潜力。
开辟台湾特色区
有很多台湾人对南京感兴趣,并希望亲自来看一看。曾有调查显示:南京的旅游资源类型异常丰富,如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中的八大类划分的话,南京无论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历史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等类别都比较齐全。调查发现,南京显然还是一个人文旅游城市,人文旅游资源占据大多数,占86.27%,而自然山水只占据了13.73%。
“南京应该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台湾人来南京。”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戴玉玺建议。“其实,台湾有很多小吃,在旅游市场开放的今天,南京完全可以开辟一个与众不同的台湾特色区。”戴玉玺建议,这样不仅可以让来南京的台湾人在这个特色区回味家乡的特产,还可以吸引南京人甚至其他国家的人享用台湾的特色。这样不仅促进消费,还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南京的旅游资源、历史人文等都要比台湾丰富,但缺少包装和服务品质和理念。”谈起对南京的建议,一九一二集团副总裁林永昌对南京的旅游市场很是惋惜。资源很好,但有些地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实,旅游的背后便是消费。到台湾旅游,吃台湾排挡就会很放心,而且很丰富。但在南京,有很多旅游景点,可细看周边的配套,却不尽人意。
“我出去玩从来不敢在外面吃饭,宁可自己带点东西吃。”林永昌坦言。其实,如果能增强服务理念,提供精致的服务,也许能留住更多的游客。以往旅行社推出的华东游,基本上都是上海进,杭州出,在南京逗留的时间很短,甚至不过夜,这样效益就很局限了。
如何留住游客?整合资源,加强推广,提高服务是关键。如今,南京成为首航点,很多人排队去台湾旅游。这是好事,但对于南京来说,吸引更多的台湾人来南京旅游也很关键。 韶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