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视察台商发展状况:他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福建视察的这几天,台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举动感动着全国政协委员“台商在大陆发展状况”视察团的每一位成员。
在一家生产光电产品的大型台企厂区里有一座名叫山头村的古村落。这个有着160多年历史的典型闽南农村随着大环境的发展,需要迁往邻地重建。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原本可以拆除古村落,然而他们选择了在极富现代科技质感的厂区里保留了这座古村落。
现在的山头村,庭院依然幽静,榕树依然翠绿。厂家还根据村民的描述,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来迁村中被遗弃但保存完好的家具,让参观者重温农村的淳朴生活。“我们的员工晚上经常来此约会。”工厂负责人对此颇为自豪。企业在文化保护的同时,也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享受着文化保护益处的还有厦门市民,“你们今天去那个山头村了啊!我挺喜欢那里的,经常和家人去走走。”民革厦门市委的简裕卿说。
大型台企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小台企也不例外。漳州的一家家具厂坚持每学期拿出20万元在所在地区设立贫困生助学金,还支持医院等公益设施的建设,即使在企业效益下降时也没有中断。
据介绍,在闽台资企业取得成功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累计为公益事业捐资过千万元的企业比比皆是,有的企业捐赠更是数以亿计。此次汶川大地震,据不完全统计,在闽台企已向灾区捐款超过5500万元。
“台商的这些行为都是很有人情味的。”林贤顺的话得到了委员们的认同。“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容易落地生根。毕竟这里的土壤和台湾没什么两样。”李蓉委员说。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达则兼济天下”,两岸共同的文化背景,使台商在大陆不仅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而且能够以两岸人民共同认可、最能接受的方式履行社会责任。
委员们建议,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该有专门的团队从事社会支持事业,平时注意支持社会,社会在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也会积极支持企业,这种关系正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江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