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洋房屋山东总部总经理林宪周:看好青岛楼市
看好青岛楼市 纵论楼市未来发展
林宪周进入青岛市场时间不长,但在中介圈内早已为人所熟知。2006年,有着40年房产中介从业经验的林宪周从上海北上开拓环渤海市场,考察了多个城市之后,最终将目光瞄准了青岛。在他看来,青岛的资源得天独厚,房地产市场交易火爆,但房产中介业发展的历史却很短,有很多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理念需要引进,这给太平洋房屋提供了巨大空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开个房产中介就像开一个水果摊一样简单——租间房子,支张桌子,再热心一点,勤快一些,领人看看房子不就行了?但在林宪周看来,这样的经营方式实在是太粗糙了,中介的使命就是为买卖双方提供高标准的服务,要做到这一点,仅仅凭借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
林宪周介绍,与传统的中介公司相比,太平洋房屋在经营上具有四个特色:首先是形象整洁亮丽,硬件过硬。一般的中介经营店面可能有十多个或者二十多个平方米,但在太平洋房屋,店面至少需要50平方米,店面统一形象,员工统一服装,统一配置电脑等办公设备,这样顾客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太平洋房屋的标志,走进去就能享受到礼貌周到的服务。
第二个特色是注重行销。太平洋房屋在对外宣传上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频率的密集性,为了全方位服务顾客,他们定期向顾客提供房源广告、DM 杂志、CD光盘等。走进太平洋房屋,甚至能收到“泊车卡”、“3D游戏卡”等小礼品,让人倍感温馨。
第三个特色就是员工“统一招聘、统一培训”。林宪周在工作中特别注重总结和积累,4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他自己编写了28套教材,内容涵盖了中介业务的方方面面,每个新员工进来后,经过一番培训,都会具备一套全面而又独特的专业知识。
第四个特色是高标准的服务理念。在太平洋房屋,公司向客户保证不赚取差价,每套房源都有一个编号,同时配有一套档案。客户将房源登记之后,所有信息和编号就录入了管理系统,对每个客户都有专人负责。
经过在青岛的三年努力,太平洋房屋在青岛已经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在市南、崂山的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林宪周表示,现在他们的营业门店已经达到几十家,成为前海一线实力最强的高端中介品牌。
有句俗话讲“同行是冤家”,但在林宪周看来,更希望同行能成为好兄弟、好朋友。太平洋房屋进入青岛后,一直坚持与同行之间发展合作。每月都有公开课,希望同行能来参加,一同探讨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但是我们这个橄榄枝丢出了三年,同业之间的反应并不是很理想。比如我们办对外的课程邀请同行来上课,但是邀请发出后同行来得并不多,我们希望与同行们一起成长,一起共好”。林宪周表示,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二手房中介是一个非常受尊重的行业,从业人员往往是“高素质”的代名词,大学生毕业后以能到中介公司去经商为荣。但在青岛,毕业生最想做的工作是去当公务员,做中介竟然是下岗职工不得已的选择。青岛的这种状况不改变,中介业就很难发展起来。
2008年,在中介业面临最严峻挑战的时刻,在很多品牌中介面临巨亏、中介门店数量大幅“缩水”的阶段,太平洋房屋依然凭借良好的运作,确保了直营和加盟店的赢利,确保了店面数量的稳定。危难之时显身手,正是因为这样的表现,太平洋房屋证明了自己是“非一般”的中介品牌,也正因为这种“非一般”,在市场回暖的2009年。更多有志于房产中介行业的投资都将信赖交给了太平洋房屋,正因如此,当年太平洋房屋连增六店,创造了品牌中介扩容的速度纪录。
几年来,太平洋房屋在青岛树立起行业典范。太平洋房屋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让顾客安心 让员工放心 让公司成长 让产业永续”的工作信念。正是凭借着这种工作信念,太平洋房屋从2006年刚刚进驻青岛的一家店,到2008年的18家店,再到现在包括青岛和济南在内的52家店。林宪周说:“在这几年里,虽然有很多加盟店,但是为了保证员工的高素质,太平洋房屋一直坚持统一招聘,统一培训。让员工认同公司理念,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太平洋房屋坚持不赚差价,服务透明化,成为这个行业的典范。
作为太平洋房屋山东地区的领军人物,无论是市场形势还是公司未来的规划,林宪周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比如,2009年的青岛楼市,当时好多人都感到困惑,对市场走势无法判断,而林宪周当年精准地预测青岛楼市的未来发展。
林宪周表示,青岛市的房地产经过四年多的盘整,房价逐渐筑底而挤出大半的水分。购房需求经过四年的政策考验,已经锤炼得“宠辱不惊”,下半年,甚至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青岛楼市的状况,不会再出现2008年的窘迫。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依据有四点,第一是在 2008年五大利多政策的带动下,2009年上半年楼市已见升温。而且对买方来说,约可节省9%的税费,比如低利率、低首付的信贷政策,相信这种期限的紧迫会让下半年的楼市更有活力。第二是拆迁的刚性需求。第三是积累的购房需求将在下半年爆发。第四是高端地产这一块将对青岛地产冲高起到带头作用。在青岛房地产业的历史上,每一次高潮都是由沿海高端物业带动起来的。在高端地产或沿海、滨海、近海地产这一块,很多二手楼盘的价格甚至与非核心地段的房子相近,其实这都是利于房产走热的一个潜在的利好因素。最后一个就是心理因素,百姓购房心态行为具有“盲从”和“一窝蜂”的特点。需求的释放,需要一个“势”,上半年这个“势”已经起来了,下半年会顺势而为。
对于2010年青岛楼市的走向,林宪周当年的判断也很准。他说,2010年房价会出现一个平稳、略有上升的状态,涨幅没有2009年快,但是会处在一个上升的通道里。因为房地产运转周期比较长,一旦进入一个上升通道,可能三五年才能进入一个下降通道。从2010年开始进入一个上升通道,短期内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下降状态,从它的一个惯性来说不会出现。为什么说小幅上涨呢?因为2009年大家看到市场好,周边的各个区城开工量非常大,2009年下半年开工量非常大,意味着2010年的市场投入量会大些,供应量大了会对房价起到一定的平抑和稀释作用,它不会像2009年上升那么快。但是从大势来讲,中国经济在向好,政府的高层领导也在讲,经济已经走出最困难的时期,开始明显复苏,这种大的利好,还有房地产市场的惯性,一旦进入上升轨道,很难短期内再下来,买涨不买跌,往上升的状态会保持下来。但是升的幅度没有2009年快,主要是2009年供应量大一些。
林宪周当年的分析,现在看来确实令人信服。
本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与我网联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