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小镇的民俗风情 承载着许多眷恋与乡愁

时间:2010-08-23 08:47   来源:SRC-947

九份,台湾的风情小镇

  充满田园风情的乡村小镇作为台湾人赖以生存的美丽乡土,承载了台湾人浓浓的眷恋与乡愁。台湾导演侯孝贤在其影片《悲情城市》中,以其标志性的长镜头让人体味到了九份山城 的苍凉与怀旧,随着影片的热映,台湾的特色小镇便以其东方古典的怀旧风情吸引了全球游客的目光。我身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有幸4次赴台驻点采访,足迹遍及九份、淡水、三峡等特色小镇,亲身体会到了它们的清新自然、独特典雅……

  九份体验

  九份位于台北西北部,临基隆港。九份之所以叫九份,是因为当年山上只有九户人家,无论是谁下山,每次买东西都要告诉店家:九份。一人下山,都要买九份东西带回来,可见关系之亲密,九份由此得名。

  九份因为金子而成为小镇。那里的金瓜石矿现在已经不再开采了,人们便在矿区原址建成了一个黄金博物馆,回顾黄金开采历史,体验上个世纪淘金者的生活。庞大黝黑生锈的机器,山坡上当年存放金子的小楼,日本厂长三毛菊次郎的故居,还有为当年的日本皇太子裕仁准备的行宫——太子宾馆,都在无声地讲述着这座金矿不同凡响的历史。

  山上还有一处日本神社的遗址,据说神社是毁于一场大火,山上的樱花树也毁于那场大火。日本人走到哪里都要把樱花的种子带到哪里,生命的联想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中午时分,九份细细长长的步行街上人挤人,热闹非凡。伯仔鱼丸、金枝红糟素肉圆、赖阿婆芋圆,家家都说自己是正宗老店,户户门前都排长队。

  历史的沉淀是一个从容的过程,就像酿酒,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醇厚而回味无穷的文化。于是,九份就有了今天的魅力。

  淡水夕照

  淡水河孕育了北台湾。淡水小镇就在淡水河的入海口,当年这里是北台湾最重要的港口,茶叶、樟脑、硫磺等货物都是从这里转运到世界各地。在台湾有一个说法,“一个淡水镇,半部台湾史”。因此行走淡水探寻古迹,就如同在读台湾历史。

  在淡水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福佑宫里,光绪皇帝亲笔御书的“翌天昭佑”匾额仍高挂于庙堂之上;在淡水的炮台门额上,刘铭传亲题“北门锁钥”四个字,遒劲有力、威风凛凛。我们的淡水之行除了看夕阳外,还有三个地方要去,一是淡水最有名的“红毛城”,另外两个地方则是淡江大学和淡江中学。

  “红毛城”的前身为圣多明哥城,1626年由西班牙人所建,后来被荷兰人占领,当时台湾老百姓称荷兰人为“红毛”,红毛城因此得名。经过荷兰人改扩建后的红毛城是座方形城堡,兼具军事防御、行政办公之用。今天的红毛城已经对外开放,成为淡水重要的观光点。

  沿淡水河岸后面的山坡而上,我们进入淡江大学校园。淡江大学除了拥有古典的亭台楼阁外,校园内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就是海事博物馆了,海事博物馆是一栋占地2134平方米的船型建筑。海事博物馆的前身是“商船学馆”,是淡江大学专门培育航海轮机科技人才的摇篮。

  我们继续行程,来到人文荟萃的淡江中学。淡江中学创办于1914年,原来是长老教会培养传教士的教会学校。校内景色优美,有淡水女学堂、马偕墓园、八角楼等,这些极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的建筑,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这所学校的人文精神。淡江中学最著名的八角楼建成于1925年,运用红砖、釉花砖与闽南瓦等台湾地域性的建材,建造出一个中西合璧的三合院建筑。因为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在淡江中学取景,一时间淡江中学也成为旅游热点。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前往淡水老街,老街的美食多不胜数,印象深刻的有凤尾蛤,蛤身色彩如凤凰羽毛;另一种美食叫阿给,是日文“油豆腐”的音译;淡水的名小吃还有铁蛋,是从闽南一带流传到台湾的美味。

  夜色渐浓,路边长椅上坐着一对对情侣,欣赏着淡水河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晚风轻柔拂面,路旁丁香花开,淡淡芬芳与路灯下老人寂寞的箫声相交融,让人流连。由此,我们也领略了淡水的另一种风情。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