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溪镇愚樵窑烤面包坊老板严剑虹坚持传统窑烤面包,外酥内软,受饕客欢迎,后侧是自制的古罗马黑窑。
据台湾媒体报道,热爱面包烘焙的严剑虹,累积了15年经验,6月在大溪镇创业“愚樵窑烤面包坊”,自制“古罗马黑窑”,采法国老面种熟成发酵,每次窑烤面包仅100多个,受饕客欢迎。
大溪镇内栅小学旁有一个白色招牌“愚樵窑烤面包坊”非常抢眼,窑烤面包仅每周三、六、日供应,营业时门市人潮多,熟客和路过民众,都好奇的想进门尝鲜。
曾在贸易公司、销售流行服饰20多年的严剑虹说,“我的兴趣是面包烘焙,每次休假都找好吃的手工面包”,他发觉窑烤面包最迷人,外酥内软、湿润有弹性、口感佳、香气足。
“为了赚钱,工作20多年早已疲累了”,严剑虹说,他决定为自己而活、为乐趣为做,经好友推荐,在大溪经营一个属于自己乐趣的窑烤面包坊。
首先制作“古罗马黑窑”即是挑战,承包工人根本不知“黑窑”性质。严剑虹说,他翻阅台湾所有窑烤面包书籍,也通过网络搜寻、了解外国的面包窑,最后终于完成黑窑。
其次是引用“法国老面种”制作面团,老面种多了小麦天然的甜味和乳酸香气,有助于面包的延迟老化,低温、长时间熟成发酵,可使水分子慢慢的渗透到面粉分子最内层。
每周三、六、日的清晨4时升火烧窑,以相思木、龙眼木为主,柴火升温摄氏400度,窑舱吸饱了热能,待降温至280度才开始铲进面包体,让窑壁释放出的红外线辐射热及喷洒水雾产生的蒸汽热对流烘烤面包,窑舱内温度降到200度即不能再烤面包,升火4个多小时,仅能烤5至6回,约100个面包。
因为每次出炉的面包量不多、太抢手,他只能对客户说抱歉,严剑虹说,“虽然赚钱不多,但工作与兴趣结合,我已经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