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各位朋友,由天朝卫视播出的“中国好皇帝”电视选拔大赛现在开始,凡是认为自己称得上“内圣外王”的选手均可报名!
“这位同学,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叫弘历,人们都叫我乾隆。我觉得自己全面而完美,因为我有89岁的高寿,60多年的执政期,写过4万多首的诗歌,编修过《四库全书》,延续了康乾盛世……”
“对不起,拼爹接班而不是自己创业,PK掉几个同胞手足就当上了皇帝的人,很难进入中国好皇帝前10强。因为冠军只属于白手起家的英雄,不属于继承遗产的纨绔。”
随着乾隆一起灰溜溜离开的有好几百人,秦皇、汉武、唐宗几人虽欲争辩,但一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项标准,不免有些羞赧,怏怏地走了,比赛现场一下子清净了许多。
“各位导师好,我叫曹操,我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
“对不起曹同学,第一,您的皇位是您儿子封的;第二,您只是割据一方,连祖国统一都完成不了,请退场吧,麻烦您下去通知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李元昊和努尔哈赤同学一起回家吧,没完成统一大业的地方性政权领导人就不要瞎掺和了。下一位!”
“我叫赵匡胤……”
一个从孤儿寡母手中谋夺了老板全部财产的员工,首先在道义上就落了下风,尽管他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但导师团还是有人亮起了红灯,毒舌评委们锋芒渐露。
“我叫刘邦……”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你的历史我们很清楚,乡村流氓出身,没文化还在其次,抛儿弃女足见人品卑劣,刮羹封侯证明心胸狭隘,屠戮功臣可谓过河拆桥,再说你的家庭,连最宠爱的女人都变成‘人彘’,老婆乱政,子孙遭殃,对未来毫无预见,你何智之有?……”
“我叫朱元璋……”
“你设立特务机关,大兴文字狱,自卑多疑,子孙争位,这些咱先不说,创业团队基本都被你杀光了吧?清朝赵翼说你‘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你有什么资格叫做好皇帝?”
“我叫李渊……”
“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方面你做得太差了,李世民残杀兄弟你要负很大的责任!下一位!”
伴随着震撼人心的音乐,一个玉树临风的帅哥登场了。所有的女观众都尖叫起来,所有的女导师齐刷刷给了100分的印象分,连男人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就是中国皇帝史上的第一帅哥,因为他是唯一被正史记载因“美须眉”而使人惊讶的皇帝。
“我叫刘秀,字文叔,人们叫我汉世祖光武皇帝。我和前面的同学们相比有这些优势:第一我本人会武功,不但亲自率领一万人冲锋陷阵打垮过敌人一百万的庞大军团,而且三十六七岁的时候还能在战场上亲自搏战。斗勇还是小事,我更善于斗智。多次洞见万里、用兵如神,以至于后来有个叫毛泽东的人夸奖我是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
导师和观众们对此频频点头,他们知道作为东汉第一军神,刘秀超凡的军事才能和不俗的政治智慧足以令冯异、岑彭、耿弇这样了不起的天才军事家都相形见绌,在万难之中独驱虎豹而成大功,难怪有汉史专家说:“刘秀自己就是张良,就是萧何,就是韩信。”
“第二,我文化程度较高。在首都游学于太学,熟读《尚书》,经纶满腹,还担任过国家文化教育部的部长。”
这时下面有人悄悄议论:“毛泽东还曾说刘秀是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皇帝,仅这一点就无人能及啊。”
刘秀接着说:“第三,我是自己创业,白手起家。父亲虽然当过县长,但是我九岁的时候他就去世了,家庭贫困到了我上学都交不起生活费的地步,尽管我和同学们合资买驴出租来勤工俭学,也最终改变不了贫困失学的命运。创业之初连一匹马都没有,只能骑着一头牛参加战斗……”
伴随着刘秀的哽咽,好几个导师的眼睛也湿润了。
“第四,我忠于爱情。自从遇见初恋情人,我就发誓非她不娶,苦等多年终于修成正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一起度过了幸福的晚年。谁说帝王之家没有纯真的爱情?我和阴丽华就是一个例子!我去世后家庭和睦,我妻子阴丽华始终善待着我另一个妻子的孩子们,这种善待甚至延续到了下两代。
第五,我的孩子中有两个人当过太子,在我的教育下,虽然皇储更迭,但是他们兄弟手足情深,惺惺相惜,终生不变。
第六,人们说我最会用人,这一点我承认,正是靠团队合作我才有了今天。打江山的同事和战友们我一个都没有杀戮,甚至连处罚和斥责都极少,创业骨干都受到彰功云台的最高待遇,我和他们善始善终,共享成功的胜利果实。开国君臣终生其乐融融的,能有几人呢?
第七,我爱好和平。发动侵略战争很简单,但是克制好大喜功的欲望很难。内战中我都想把敌人置之度外,建国后我更是非常珍视国际间的和平友好,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第八,我活了六十多岁,做了三十多年皇帝,以柔治国,创造了光武中兴,让大国再次崛起,可谓无愧于此生。至于是不是中国好皇帝,自有你们这些后人评说。”
台下掌声如雷,欢声四起!
一个导师质疑道:“人无完人,难道你就一点缺点也没有吗?”
刘秀说:“我当然有缺点,迷信谶纬就是其中一个。不过如果换了你,在你很小的时候民间就流传你要当皇帝的预言,最后你真的就当了皇帝,难道你不相信吗?”
另一个导师问道:“既然你如此完美,那么为什么今天你的知名度很低呢?”
刘秀笑了:“我在宋、明等朝都是大名鼎鼎,朝野皆顶礼膜拜。清朝重满抑汉,我这个汉帝自然受到打压。人死后的知名度高低取决于媒体的宣传程度,曹操成名靠《三国演义》,刘邦成名靠《鸿门宴》,就像叶问成名靠那几部电影一样。如果现在有一部写我的畅销书或者高票房的电影问世,那我的知名度马上就会大不一样。”
一番精彩的问答之后,最后导师团和观众评审团一致决定:光武帝刘秀荣获“中国好皇帝”第一名,夺得“百王之王”的桂冠!
颁奖晚会上,明朝大学者“船山先生”王夫之隆重致辞:“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唯光武允冠百王矣!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而宋太祖其次也。”
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并大幅刊出了刘秀的简历:公元前5年生于山东省,9岁丧父后移民安徽,15岁定居湖北,20岁左右赴首都长安求学,28岁在家乡起义,29岁领导了举世闻名的昆阳之战,31岁当皇帝并定都洛阳,42岁统一全国。公元57年去世,享年62岁。
媒体评论员文章最后写道:“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刘秀以柔克刚,德泽后世,是泱泱华夏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一人,不愧为王中之王!遗憾的是在当今中国,他的名气与那彪炳千秋的煌煌伟业极不相称。看来,除去尘埃,让一颗明珠发出照亮黑夜的耀眼光华,我辈应当努力宣传。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传记《百王之王——神一样的光武帝》一书,有望开启刘秀影响中国的新时代!”
本文摘自:《百王之王;神一样的光武帝》,作者:复强 著,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