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要闻播报

昆山开发区庆祝国批20年 台资企业成助推经济“快速引擎”

2012-10-11 08:06     来源:海峡之声网     编辑:王思羽

  昆山开发区9日下午举行国批20周年庆典,2012昆山金秋经贸招商活动同时开幕。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以及5000余名海内外客商出席。

  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自费开发建设,8年后晋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迄今已发展成为全球资本、技术、人才的集聚地、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交流港”、我国对外贸易加工和进出口的活跃区,综合发展实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作为台商投资大陆时间最早、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昆山开发区以高效率的行政服务,成熟的招商运营,集聚了一大批台湾知名企业,支撑起了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精密机械、民生轻工、装备制造并举的昆山开发区产业格局。台资经济蓬勃发展,也使开发区成为昆山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统计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昆山已吸引台资企业4100多家,投资总额超500亿美元,占苏州的半壁江山、江苏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而其中开发区台企数量占到了全市的四分之一。

  昆山开发区经济能如此快速发展,台资企业功不可没。1990年,昆山首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有限公司在开发区投产,开启了台商投资昆山序幕。时隔不久,统一食品、樱花卫厨、六丰机械、捷安特自行车等台湾4家上市公司又先后落户昆山开发区,一批批台资企业先后跟进,昆山开发区立即成为台商大陆投资的热点区域,“磁场”效应不断扩大。

  台资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开发区经济的腾飞,第一年出口加工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2001年21亿美元,2005年突破200亿美元,2010年6月升格为综保区,去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36亿美元。

  对于昆山开发区来说,台商落户是第一步,台企实现永续经营才是招商引资最终的目的。从助推企业转型的旧“28条”,到新出台的“28条”,昆山开发区一直在积极为台企转型升级而思考,为昆山转型引入丰富的台湾经验,点燃了台企转型升级的热情。

  近年来,随着昆山不断深化昆台经贸合作,实现由原先两岸产业简单“结合”到资金、人才、市场的全面融合,为昆山先行先试一批ECFA成果,开启两岸经贸合作的示范先行区奠定扎实基础,昆山俨然成为台资企业“深耕”大陆的重要基地。

  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调节、政策措施扶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台企转型,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台资企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更好环境。(薛露、记者程娟娟)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