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台商杂志&网络

吴崇豪:文创产业的“先行者”

2011-11-18 11:23     来源:台商     编辑:王思羽

  两岸目前都在积极布局和推动文创产业,无论是大陆的“十二五规划”,还是台湾的“黄金十年”,文创产业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陆 ,各地纷纷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但是,何谓文创产业?各地政府到底如何规划文创产业?企业如何因应文创产业发展新机遇?

  吴崇豪把国外先进的创意设计技术与观念引进大陆,以珠三角为基地,引领着国际文创产业潮流,或许能给台湾及大陆文创产业发展一些经验借鉴。

  文化创意内涵 
  无处不在

  当你到欧美旅行时,或许对异域他乡的工艺品爱不释手;当你到迪斯尼游玩时,或许对迪斯尼开发的系列产品兴趣浓厚;当你在美轮美奂中享受晚餐时,或许不经意地发现摆放着的烛台或香熏设计别具一格……

  很多人对美国好莱坞大片赞不绝口;很多人对日本游戏风靡世界印象深刻;很多人对韩剧情有独钟……

  如此等等,都是文化创意产品。

  “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礼品市场已有很长的历史,发展也已经很成熟……”在文化创意市场已经“先行”了二十几年的吴崇豪表示,“文创产业应该包含两部分:一是文化,我们每创造设计一个产品,都以文化为前提,把一些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里,做出新的创意产品来;二是创意,创意就是要用心取材、取意,可以把生活中原有的元素融入到产品中,给人带来真实感、轻松感,或是发人深省,或让人驻足欣赏,文化与创意有机地结合。如台湾京华酒店创意出的特色菜品——‘翠玉白菜’,像真的一样,令人观奇惊叹,大饱眼福的同时还可以大饱口福。所以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这样,这样的结合令人会心一笑!”

  两岸文创产业 
  可互补合作

  面对两岸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动的文化创意产业,吴崇豪认为,“两岸的确需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文化从远古到现在,有很多的元素可以使用。大陆的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园已逐渐兴起,但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台湾虽然有所发展,但仍处在起步阶段,产品和规模都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华文化渊远流长,文化的深度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也足以形成产业的根。而台湾人的创意与自由不但能够让中华文化发展成为商品、商业行为,更能成为吸引两岸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合作的诱因。吴崇豪认为,两岸未来一定能在文创产业创造出一片“碧海蓝天”。他的企业和团队在推动两岸文创产业方面,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长荣兴公司已经在文化创意领域发展了二十多年,“我们的市场主要在欧美,大概占到欧美市场60%的份额。在海外看到的许多产品,如烛台、香熏、水杯、烟灰缸、皂盒等家用装饰类创意产品,基本随处可见到我们公司设计的产品。”吴崇豪自豪地说,“大概有85%以上国际知名品牌的烟灰缸都是由我们帮忙设计的。”

  “我们在海外设计的东西都是带着海外走的(是海外时尚设计的引领者)。在海外的许多领域,比如蜡烛、香熏等,欧美人都以为是欧美人设计的,其实都来自中国,是我们长荣兴设计的产品。”吴崇豪以此讲了个小故事,“一次,他的一个朋友的女儿,在巴黎罗浮宫买了几个盘子,花了60欧元,后来知道就是我们做的。”

  “创意” 
  在于元素的取意与融合

  吴崇豪介绍,“我们的客户——拥有七星级赌场的永利集团(WYNNS),以前他们的礼品都是引进GUCCI、DIOR、CHANEL、BOSS等国际品牌。后来我们根据赌场的特点和特有的一些元素,比如骰子、各式赌桌、赌注等融入到他们的礼品开发设计中,做永利集团自己专属的礼品,与国际奢侈品牌同台竞技,大受欢迎,永利仅就礼品产值就比之前提高了300-400%。”

  再比如,吴崇豪长期合作的客户美人鱼、蜘蛛侠、玩具总动员、迪斯尼等,他们的设计师通常只擅长设计和绘画,因为在图纸上的创意只是2D(二维)的,他们要把设计转换成商品就比较困难了。“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设计转换成商品,能够把客户企业文化融入到产品中。比如,为了蜡烛更像真实的物品和有真实的香味,我们会用真实的柠檬,印模出真实的样子,制作成3D的产品,点燃后香味就像是‘柠檬’烛台本身散发出来的一样。”

  吴崇豪觉得,‘文创’的精髓在于元素的取意与融合,如“台北故宫把很多字画做成服装图案,把故宫中的一些文物元素融入到产品里;京华酒店的‘翠玉白菜’也是如此。”“还有,目前深圳台商协会几位会长在经营的‘凤凰台湾美食街’,也正在做转型,我把台湾原住民风格的元素全力融入进来,引进并研发出了‘立正鸡’等台湾风味美食,着力打造‘台湾’美食街,这些其实也都是创意文化产业的内容。”

  以ODM 
  引领文创产业时尚潮流

  长荣兴在国外并没有创立自己的品牌,一直以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形式“潜入”到了各家各户。“很多产品我们都是帮客户‘量身定做’的,也就是说,这个产品就属于这个客户了。”

  即便如此,“我们没有像其它代工工厂接单那样被动,他们被动在于:是国外已经设计好了,只要他们生产,所以国外就要跟他们砍价了,利润就薄,完全被动。我们就不是,你应该卖这个,我设计给你,你卖卖看,卖了之后,他们卖得很好,下一次就会问我们,我下一次该卖什么。”也就是说,吴崇豪及其设计团队能够在消费潮流上给客户一些主导性的建议。

  文创产品是与时代紧密相联的,每一年不一样的季节就有不一样的东西,有不一样的主题;一个主题出来,就会出来一系列的设计。有设计之后,就要把这些设计转化到不同的材质上面,比如有玻璃的、陶瓷的、木质的、金属的,总之,设计理念及产品要靠材质来表现。

  “很多客户开始没想到的设计,我们帮他们设计出来、配合适合的材质做出来后,他们发现,他们的主业没有我们这个副业卖的好。我们有一个客户,他们是做蜡烛的,我们为其配套设计的烛杯、烛台,透过他们的品牌,卖得相当火。”吴崇豪说。

  一个好的设计会成为永恒,成为标识。“比如在所有迪斯尼都能看到的米老鼠、唐老鸭杯,我们设计开发已经有十三年了,现在还在卖。现在卖的与十三年前一样,颜色都不会变。”

  “我们公司设计的产品90%的还没有在大陆见到过。三年前我们开始筹划转型升级,着手做大陆市场,但速度比较缓慢,没有直接‘命中要害’,毕竟是另外一个市场,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来做前期的准备和策划。”吴崇豪说。

  转型内销 
  “支”起两岸文创产业的蓝天

  虽然大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早已提出了概念、喊出了口号,许多内陆城市也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基地,但大都还在摸索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产业规模;大陆的创意礼品市场也一样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对于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还不完善。但不成熟即意味着潜力,意味着大陆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目前先采用与大陆大企业合作的模式,为他们做ODM,做配套设计和礼品开发,比如在大陆的台资企业统一集团的促销礼品,一些大型百货公司的周年庆和节庆活动的创意礼品,还有金饰企业的配套设计等;特别是与中国邮政的合作,使我们有效组建了大陆市场的整体销售网络,实现了进军内销市场的大跨越。”吴崇豪介绍。

  在自有品牌方面,“我们想从香熏和家用装饰这一块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因为接受香熏、讲求质量品味生活的客户越来越多了,如果能做的起来,这也将是一个新的蓝海。”

  文化创意必须要有根才有机会创造出产业价值,而具备产业价值才有机会发展成为产业。更重要的是,产业必须确实进入自主的经济循环,才能真正地持续发展,成为有价值的长远产业。吴崇豪正在用行动一点点来实践他的创意文化,用行动来诉说创意文化的内涵,实现从礼品贸易商向礼品市场产业链的整合,以及从礼品市场向多元产业化的拓展,用他这个“小支点”,支起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蓝天!

  “不因设计而设计,拒绝没有灵魂的傀儡。一草一木,于人于事,我们人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热爱生活是我们不竭的灵感源泉。”这是吴崇豪的团队驾驭设计的理念。(陈薜薇)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