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台商杂志&网络

上市融资 需练好内功

2011-10-11 15:19     来源:台商杂志     编辑:程冉

  障碍不小 问题不少

  财报可信度、税费提列、内控制度、两岸法令政策的差异及外部舆论环境的压力等都是影响台商能否顺利回台上市(柜)的关键因素。

  在大陆发展的台商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很难突破的瓶颈,加之近来台商转型升级的推进和大陆央行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使得本来就融资困难的台商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对中小型台商企业来说,通过上市(柜)到公开市场发行股票,无疑成为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通道。台湾证券交易所从2008年起鼓励海外台商回台上市后,很多台商也在积极试探回台上市(柜),华南地区就曾被预计将有一波回台上市热潮,但迄今仍无具体结果,这与早期台商不重视财报编列、帐目紊乱有关;包括财报可信度、税费提列、内控制度、两岸法令政策的差异及外部舆论环境的压力等成了制约台商能否顺利回台上市(柜)的关键因素。

  企业自身面临的挑战

  勤业众信会计师陈慧铭指出,正要准备上市或上柜的企业首先要做企业内部的自查。财报表是否规范合乎要求,企业的管理是否健全完善等是企业能否实现上市的第一步。台湾证交法规定,企业回台上市,至少需提供前三年财报,并持续盈利。大陆台商若有意回台上市,必先重编前三年的财报。“重编前三年的财报,就是很高的门坎,而且耗时。”陈慧铭介绍,在重编财报的过程中,经常能发现许多大陆台商为了节税,有内外两套帐,或是财报审计不符合国际会计准则(IFRS )等问题。 

  应收账款也是审核的重点。主要审查企业是否存在较大数额、账龄超过一年的应收账款,以及是否存在较大数额且已判定不能回收的应收账款没有核销。销货对象是否真实?在上柜前主管机关会要求券商及会计师到销货客户处访问,以验证销货客户的真实存在。在营业收入项目的审核中,营业成本中原物料成本波动过大,公司有没有相应的避险措施;对大宗物资原料的采购政策,生产产品有季节性淡旺季变化的,闲置产能如何分配等,都是审核重点。他建议“企业就要提前认真做好规划。”

  税务方面经常出现“增值税”认列的问题。为避免缴纳增值税,经常发生销售对象不愿开立发票的情况,此举将造成台湾主管机关在审查时,担忧企业是否虚报营业额,或是有违法逃漏税的疑虑。

  兆丰证券资深副总凌岩聘提到,“投资架构上厘清哪一部分是企业要纳入上柜申请的主体架构中,关系到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定股本,依照未来的营收获利情况来确定上市的股本;股权调整及税务规划,企业在重组的整个过程中,涉及许多税务问题,如果未能审慎评估,极可能产生额外的税负成本;另外,控股公司的选择在重组过程中的安排,是否可让集团的税负降低,也要加以考虑。”

  此外,内控制度与公司治理也是要点。凌岩聘指出,开放回台上市以来,拥有台商最多的大陆华南地区,曾有一波回台上市热潮,但迄今仍未有具体成果。业内人士分析,这与早期台商不重视财报编列,帐目紊乱有关。此外,华南台商多从事小型加工出口,其家族化经营模式,也使内控制度不健全,影响上市进程。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