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人物

张周源:转移市场 打通转型升级路

2012-07-16 08:30     来源:台商     编辑:王思羽

  在大陆不论要南下、北上还是西进,都必须“只有上进,才有钱进!”而上进的重要标志,就是要内外兼修——对外“顺势而为,善用资源”;对内“转战内销,苦练内功”。转型升级的本质就是转移市场。   

  经久不息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台商外销企业赖以生存的订单大幅萎缩,原本扮演领跑者角色的大陆经济,也被欧美市场的惨淡牵绊了前行的脚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总体增长速度放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内外交困下,台商企业转型自救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急迫。

  “台商企业转型升级成功需要三个条件:好的产品、对的市场以及充足的资金。对于以OEM外销为主的台资企业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打通内销市场,只有市场转移的成功才能保证转型升级的成功。”深圳市台商协会会长张周源指出。

  对外 顺势而为 善用资源

  大势一 内挤外压 逼上转型路

  近年来,欧美市场持续萎缩,导致OEM代工型台资企业的外销订单锐减。若仅是订单减少也就罢了,台商们还必须承担起原材料和大陆人力成本的高涨,这对台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内挤外压”的严峻形势下,台商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OEM代工或外销国际市场之路愈加艰难。与此同时,大陆经济也在进行转型,由过去的“投资”、“出口”两轮驱动,向“内需”、“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拉动方向转型,于是,过去以制造业“包打天下”的台资企业,走到了国际市场萎缩、大陆内销市场迈步兴起的重要关口,继续“以制造优势参与国际市场分工”,还是“转型攻占大陆市场”,大陆台商正面临生死抉择。

  “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台商们深刻明白这一道理。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想转型,有些甚至想跨入第三产业发展餐饮、文创等。然而,转型升级之路并不平坦,诸多挑战如沟壑纵横,凶险无比。

  首先,这些台商对大陆市场、消费者、竞争态势等都缺少足够的了解和认知,让他们现在跨入内销市场,实在是极大的挑战;其次,转型升级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而现在许多台资企业都面临“融资难”问题,资金短缺根本难以让整个企业的转型升级运转起来。张周源说:“‘时势造英雄’,台商们面对转型升级必须要有过人的观察力,工作时要有毅力与能力,这样才能成为逆境中的‘英雄’。”

  大势二 政府+协会 左右逢源

  在珠三角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制造代工型台资企业曾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地方政府有着多年互动合作的他们,一直受到大陆各级地方政府的关注和辅助。

  以深圳市宝安区政府为例,在高度重视台资企业转型面临诸多困境的同时,也在积极研究并出台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多项政策措施,帮助台资企业顺利转型、永续经营。此外,作为深圳台商协会会长的张周源也表示:“协会将会积极传递政府政策,牵头并引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目前,作为深圳制造代工型台资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宝安,在区政府各级领导的努力与促成下,加上深圳台商协会的积极争取,已在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张周源特别强调:“转型升级不应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做到的事。目前,台资企业不仅是外在环境困难,还面临着大陆企业的竞争,建设自有品牌、打开内销通路和市场都是极其艰难的。现在有政府的倡议和推动,协会也正积极找寻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式,并委派在内销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艾美特来辅导转型升级工作,希望能尽可能地帮助到那些渴望转型升级的台资企业。”因此,对转型升级的台商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市场的如何转移;对企业来说,攻占市场是企业经营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