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首页推荐

朱棣文:把挑战当习惯

2009-04-13 14:26     来源:中国台商     编辑:张方翼
  好奇而放火

  朱家的管教是从来不给答案,只是不断提出问题,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一个充满解答的环境,自己去找。

  朱棣文的弟弟回忆,小时候做不出数学题,父母从不帮忙。有一次,朱爸爸提出一个火灾的问题后,朱棣文听在心里,开始好奇大人会怎样救火?最后引发他在后院生起大火,希望引来消防车灌救,差一点就把房子给烧了。

  朱棣文上小学时,曾有一次,他在厨房的餐桌上做化学实验,实验做到一半,突然餐桌烧了起来,朱棣文害怕被骂,忍不住哭了出来,反而是妈妈安慰他,“别担心,铺一层塑料布,我们照样可以吃饭,”包容他好奇犯错的代价的同时,还鼓励他挑战实验如何不让桌子烧着。

  因为不断挑战实验,发现了答案。

  朱棣文回忆,上课时,如果反对老师讲课的内容,他随时会发出怪声。他的高中成绩平平,他曾经因为比不上哥哥而讨厌上学,休学在家一个多月。当哥哥进入美国一流名校就读,他却被所有常春藤联盟大学拒绝。他的教授父亲,担心儿子的未来,选系之时,劝朱棣文去念建筑,因为他爱画画,还让朱棣文考虑放弃念物理,因为不断挑战,这个叛逆的小孩,多年后,拿下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诺贝尔奖

  朱棣文四十九岁那年,拿到诺贝尔奖。追溯他进实验室获奖的历程,还要回到三十年前。

  时值一九七八年,他进入贝尔实验室,接手用雷射光控制单个原子的技术,在他之前,已经有十二个团队挑战过这个问题,都没成功。其它人劝他,“你做不出来的,没有绩效,你会毁了自己的前途。”朱棣文不听,用有限的经费挑战这个难题。

  前三年,他怎么做都找不到方法;直到第四年,才取得一些小进展;五年后的一个冬天,他看到窗外轻盈飘落的雪花,突然触动他“冷冻原子”的灵感,他终于找到,用雷射光做成“光陷阱”,在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低温可以控制原子运动。

  平常,空气中的原子以每小时四千公里的速度移动。在朱棣文发现捕捉原子的方法后,人类第一次可以“困住”原子,仔细地观察,这个发现让他获得一九九七年的诺贝尔奖。

  他曾拿煮饭做比喻,做实验就像打开冰箱煮饭,剩下什么材料都得煮成一桌好菜,他惯于叛逆,不随俗,自己找路走,最后在前行的路上越走越宽,这一切,除了他自身的挑战和探索精神外,还得益于家庭教育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